在創新全球化的今天,園區合作的目標不再是簡單的技術轉移、交流、共享或市場開放,更是要成為致力於全球市場、企業、創新資源優勢互補的“共同體”。
結交一群優秀的小伙伴,每個人都心向往之。
對於一家西部高新區來說,又當如何打造一個不僅有“點贊之交”,更要攜手面向未來創新前沿的頂級“朋友圈”?
日前在瑞士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達沃斯論壇”上,隨著成都高新區深化“科技園區命運共同體”倡議的提出,由該區率先實施的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劃(TSPPP)受到廣泛關注。
自去年5月啟動該計劃以來,這個鏈接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和創新區域的國際化網絡平台,不僅使成都高新區志同道合的“朋友圈”越來越廣,而且朋友之間互利共贏、攜手發展的“羈絆”也越來越深。日前,科技日報記者走進成都高新區,解讀這項鏈接全球“頂級”園區的“交友計劃”。
不僅僅是“掃碼加好友”
1月29日,成都高新區與以色列BP&C集團、四川眾生集團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后者將合資在成都高新區與以色列海法生命科技園同步建立成都—以色列科技創新中心。這是成都高新區推出TSPPP以來,又一個新項目“開花結果”。
告別過去空泛的“戰略合作”,或僅為留下良好印象的“走馬觀花”,TSPPP在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一經推出便目標明確。
當天在成都召開的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聯盟圓桌峰會上,包括成都高新區、法國索菲亞—安蒂波利斯科技園、西班牙巴塞羅那創新產業園、荷蘭阿姆斯特丹科技園在內的20余個科技園區共同發起這一倡議,致力於從技術、資本、產業鏈等三個層面,打造開放度更高、便利化更優的營商環境,構建“科技園區命運共同體”。
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洪濤說,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下,成都高新區率先提出實施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劃,打造科技園區命運共同體,目標是將各國一流高科技園區的人才、技術、資本、產業匯集,形成優勢互補的全球化共享平台。
在技術層面,通過聯合實驗室等載體開展共性技術、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制定或主導相關技術國際標准﹔在資本層面,推動金融制度創新,引導資本流向產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和產業方向﹔在產業鏈層面,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征的多維網絡產業生態圈。
新型園區合作模式“高大上”
在剛剛結束的“2017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案例”評選上,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劃順利入選。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教授認為,該計劃不僅探索科技園區國際合作的新路,還形成了新的科技園區合作載體,促進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展跨境研發和國際合作。
運行近7個月以來,在TSPPP框架下全球性人才、技術、產業等資源要素在成都高新區不斷匯聚,正有力推進區域產業發展和城市轉型。
除了此次落地的成都—以色列科技創新中心,美國The LAB硅谷加速器、中英智慧質量工程技術研究院、美敦力高端醫療創新中心、歐洲排名第一的創業加速器SBC等多個世界頂尖創新機構先后落戶成都高新區。
與此同時,“高大上”的朋友們之間如何合作也愈發清晰。
以新落戶的成都—以色列科技創新中心為例,該中心採取“一中心兩園區”模式,同時依托以色列海法生命科學園與成都高新區,形成以聯合實驗室及技術轉移中心、中以科技加速器、中以基金平台三大業務板塊,以色列理工大學、海法大學等頂級研究機構都囊括其中。未來,該中心將聯合以色列理工學院等科研機構,促進科研成果和創新技術在成都實現技術轉移及成果轉化,並發起設立規模為5億元的中以科技創新創業投資發展基金,結合兩地科技創新平台聯合引進項目。簽約當天,Filterlex Medical新一代左心介入手術栓塞保護裝置項目、Healthwatch技術公司等15個醫療健康領域的中外項目就初步簽約入駐。
同樣採取“雙中心”方式協同運行的還有今年1月9日落戶的中英智慧質量工程技術研究院,該院不僅在成都高新區中國—歐洲中心建設研發轉化中心,還將協助成都高新區在英國倫敦建設成都(倫敦)創新中心,搭建起中英之間的人才、技術、產品、資本和市場的交流橋梁。
目標成為優勢互補的“共同體”
在創新全球化的今天,園區合作的目標不再是簡單的技術轉移、交流、共享或市場開放,更是要瞄准宏大的發展命題,成為致力於全球市場、企業、創新資源優勢互補的“共同體”。
已建立的中英智慧質量工程技術研究院,將整合英國布魯內爾大學、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研發實力及四川省明信能源集團等機構的研發實力,支持基於工業4.0的創新質量工程和智慧系統解決方案,致力於建設成為世界頂尖的創新質量工程和智慧技術卓越中心。
“在完成頂尖技術成果積累、優秀人才儲備、成功孵化企業后,我們將籌建以中英質量創新與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高新科技產業園。”該院中方院長劉京安說,研究院將在傳感測試技術、大質量工程、智慧技術及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系統性、前瞻性、實用性研究。
在TSPPP框架下,今年成都高新區還將會同清華大學、美國東西方中心、卡耐基梅隆大學等智庫籌備“成都未來出行研究院”,提供城市治理、產業政策、共享經濟等領域的前瞻性研究﹔籌建產業資本合作聯盟,通過PPP、產業基金、資本市場等方式,設立未來智慧新城發展基金﹔依托在成都的沃爾沃、大眾、華為、小米、阿裡巴巴、中電科等創新主體,建立未來出行產業生態圈。
“合作、發展、共贏永遠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科學技術創新在沿線國家的普及與擴散,將不斷開啟國際合作新局面。”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洪濤說。(記者 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