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發表文章稱,歐洲科學家根據生物庫的數據分析表明,死亡引起的不同組織的基因表達變化,將可用於估計死者的死亡時間。該消息引發公眾廣泛關注。
在刑偵領域,死亡時間的確定是破案最重要的線索之一,圍繞它展開的相關研究一直沒有停止。但是,現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樂觀。專家表示,現在業內還是用傳統方法居多,而以基因表達確定死亡時間,盡管法醫專家已經研究了很多年,但仍停留在實驗室,離真正應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一直沒有完美方法
到目前為止,法醫學領域推斷死亡時間的技術手段,主要是依據尸體現象,如尸僵、尸斑、尸溫等,胃內容的消化程度以及尸體周圍、植物的生長變化規律等。“准確推斷死亡時間是法醫學界公認的難題,目前尚未有不受個體差異和死后變化影響的‘金指標’可用於實際案件。”公安部物証鑒定中心法醫病理損傷技術處副處長何光龍說。
從專業的角度講,根據尸體現象推斷死亡時間的方法多與統計學有關,也有相關的公式。但正如何光龍所說,環境的溫濕度、死者的體格、死亡原因等各種因素都會造成死后變化的個體差異性,從而影響死亡時間推斷的准確性。比如,通過尸溫變化來推斷早期死亡時間在目前案件中應用較廣,但尸溫的變化受死者的胖瘦、衣著狀態、周圍環境的溫度變化等多因素干擾。相同環境下胖子的尸溫比瘦子的尸溫降低得慢﹔溫暖室內的尸溫比寒冷室外的尸溫冷得要慢。因此,現在法醫學對死亡時間的鑒定是一個相對粗略的時間區間段判斷。
“基因表達法”為什麼目前不靠譜
大概從十幾年前開始,中國法醫學界開始探討是否可以通過監測人死后基因表達的變化獲得更精確的死亡時間,其中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劉良和他的團隊為代表。《小鼠骨骼肌細胞核DNA降解與死亡時間的關系》《運用RNA降解規律構建數學模型推斷死亡時間》《人體死后肝細胞DNA含量與死亡時間關系的研究》等研究成果都發表在權威雜志上。
但是,這些研究大多已停滯。業內人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項研究后來進展不大,有些關鍵問題始終無法突破,個體差異和現實干擾因素等老問題無法解決,更重要的是成果始終無法從實驗室走向應用。
因為實驗室環境是穩定單一的,而真正發生的案件是非常復雜的,每一個細微的差別都會影響鑒定。何光龍認為,用人死后基因表達的變化來確定死亡時間的離真正應用還很遠。
我國法醫專家在研究啥
實際上,不管是法醫學家還是生物學家們,一直都在探索讓死亡時間更精確的方法。
比如最近一些年,專家們發現尸體眼玻璃體液鉀、鋇離子濃度與死亡時間存在關系,我國專家做了大量研究。因為玻璃體液受外界影響較小,很少受到污染和腐敗的影響,各種成分的變化相對穩定,所以測得的死亡時間比較精確。但學界對這一方法的模型和演算方法仍有一定爭議。
另一個被專業人士關注的方法是法醫昆虫學。美劇《犯罪現場調查》中,曾用昆虫行為判斷死亡時間正是這一方法的應用。但由於不同種屬的蠅類其虫卵孵化、幼虫生長周期及化蛹時間各不相同,因此,不僅要判別尸體上蠅的類型,而且還要判斷不同蠅類的生長周期,更有不同地域昆虫種類和生長周期不同的問題。
何光龍表示,在鑒定領域創新是常態——既要研究新方法,也要注重對舊方法創新。他看好法醫昆虫學的應用前景,但我國如果要推進這一研究,法醫學界還得與農學家、昆虫學家們共同努力。(記者 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