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預報格點化 看“智慧氣象”如何實現靶向預警

2018年02月28日08:4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全球變暖大背景下,各類自然災害交織發生、影響疊加,增加了防災減災工作的復雜性與艱巨性。與傳統氣象預警相比,“智慧氣象”能更好地判斷天氣陰晴,幫助人們進行防災減災工作。那麼,“智慧氣象”的優點有什麼?如何應用於防災減災的工作中?

浙江氣象觀測自動站分布圖(包含與其它部門共享站)

要想了解“智慧氣象”的優勢,就要先了解什麼是“智慧氣象”。據《陝西日報》報道,傳統的氣象預警系統,預測范圍不夠精確,遇到氣象災害預警,隻能大面積、廣范圍地進行通知,形成“一人得病集體吃藥”的普遍現象,浪費很多人力、物力資源。

而“智慧氣象”則能依托科學技術解決這些問題。安徽省氣象局官網介紹,“智慧氣象”是通過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依托於氣象科學技術進步,使氣象系統成為一個具備自我感知、判斷、分析、選擇、行動、創新和自適應能力的系統,讓氣象業務、服務、管理活動全過程都充滿智慧。

以陝西省咸陽市建成的基於智慧咸陽網格化管理服務平台的“智慧氣象”信息共享服務平台為例,《陝西日報》介紹,“智慧氣象”實現了氣象預報格點化精確到3公裡,預報時間精確到小時。系統24小時監測、計算氣象數據,根據降水量、雷達等數據,預報信息等情況,結合閾值設置自動識別、自動報警、自動電話叫應和短信提醒。由此可見,“智慧氣象”實現了從粗放式警報到靶向預警。

同時,“智慧氣象”還有助於決策。安徽省氣象局官網介紹,在氣象防災減災中,如果氣象部門能敏銳感知到災害性天氣將要來臨,滾動做出基於影響的氣象預報,提醒決策者動態調度各種資源,精准地將預警信息和建議發送給可能受災區域的政府、部門、公眾,進一步促進后續氣象業務、服務、管理的協同,這樣的防災減災管理也就有了“智慧”。

“智慧氣象”對於防災減災意義重大,各省市利用“智慧氣象”推出了不同的應用措施,如對於如何為防災減災提供更准確的預報,上海市氣象局的答案是一整套影響預報與風險預警業務體系。

上海市氣象局影響預報專家王強在接受《中國氣象報》採訪時表示,“氣象指數預報通常基於經驗,而影響預報則應用了先進的集合預報和概率預報技術,同時充分考慮受災體的脆弱性、暴露度,通過風險普查、大數據挖掘和分析等方式,建立影響數據庫。”以城市積澇為例,上海氣象、水務、民政、社區等聯合繪制了內澇風險地圖,面向特定社區分析暴雨內澇暴露度和脆弱性,建立暴雨內澇評估模型,計算不同量級的暴雨可能導致的積水深度和范圍,評估影響對象的內澇風險。

此外,為了讓“智慧氣象”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浙江省氣象局則推出了“氣象安全導航APP”。據杭州網報道,“氣象安全導航APP”將結合公路、內河、海洋氣象導航的功能,通過語音提醒和文字顯示的方式提供行車(船)前方5公裡、50公裡天氣實況信息,30公裡范圍災害性天氣信息,為公眾出行提供氣象安全保障。(朱末)

本文由北京市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琳娜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