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化改造后,檢查工正在檢查新設備的可紡性。(劉劍峰/《科技日報》)
過新年,穿新衣,是個古老的習俗,和舞龍舞獅、敲鑼打鼓、春聯鞭炮一樣,是節日喜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姿多彩的春節新衣,把節日的氣氛烘托得更加濃烈、美好。在制衣領域,由於價格便宜、結實耐用、彈性好、耐腐蝕、挺括等特點,人造絲一直是商家的寵兒。
在茅盾先生的《人造絲》一文中,人造絲等同於無煙火藥令人吃驚,而“東洋貨”也一度成為了人造絲的代名詞。而在我國工業加速升級,不斷邁向自動化、智能化的今天,吉林化纖集團通過“大餅子”革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成為了目前全球人造絲生產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企業。
大絲餅有大能量
紡絲,盤繞絲餅,絡筒,是人造絲半連續紡工藝中的三個生產環節。紡成的人造絲纖維經過機器盤繞成絲餅,經過下游繼續加工絡成絲筒,即可進入市場銷售。可以說,絲餅是這一紡織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半成品。國內人造絲行業,傳統餅重在500克左右,經測算:若將餅重提高50%以上,11個工序可以減少用工,也能夠有效降低消耗﹔大筒重能夠更好地滿足織造企業提高效率、節約用工的需求﹔絲筒接頭少、布面疵點少,可以提高人造絲織物的品質,滿足下游企業高質量、高效率織造的需求。
既然大絲餅有這麼多的優勢,可是為什麼近百年來國內外生產企業的餅重卻從來沒突破過600克呢?主要是因為受限於現有的配套設備和裝置系統。如果想突破常規餅重,把絲餅做大后,會出現成型不良、洗滌不良等問題,增加纖度差異和染色差異,還會因負荷變大導致設備運轉不良等情況,進而帶來更多的不利因素。
為此,大家對大絲餅往往望而生畏。怎樣才能保証絲餅變大后,品質的均一性不受到影響呢?吉林化纖集團攻關團隊歷經多次研討,最終確定了“大型化改造+勻質化改造”的研發理念,並專門成立了“大絲餅項目組”。公司董事長宋德武為這個項目的研發定了個調子:“大絲餅項目,不僅要做大絲餅,還要促進系統提效、推動全面提質。”
提質項目亮點多
三年多的時間,大絲餅項目成為吉林化纖集團技術及裝備研發團隊最為重要的研發課題之一。攻關組先后開展了大絲餅樣機研發、全流程系統改造、勻質化大絲餅產品推廣及絲餅重量再提升等四個研發階段。
表面上簡單的量變,實則包含很多內在的質變,為確保重量增加而不影響品質,研發人員一項一項調整工藝參數,一個一個設備進行部件優化。這期間,最大的突破就是克服了絲餅大型化后,內外層纖度差異增大帶來的染色不勻影響。通過優化生產裝置,改進工藝參數,使絲餅內外層差異減少80%。
研發過程中,攻關組沒有滿足於大絲餅階段成果,繼續堅持創新思維,持續增加絲餅重量,每一次餅重增加,都需要反復試驗,優化升級幾個、幾十個設備部件,調整幾十個、上百個工藝參數,攻克一個個由於重量增加帶來的生產難題,既保証了可紡性又保証了產品質量。
獲含金量客戶認可
目前,大絲餅項目初戰告捷,餅重提高超過60%﹔內外層纖度偏差由常規品種3%降至1%以內﹔而強度和伸度指標卻保持了原有優等品水平﹔染色4級合格率提高了15%﹔噸絲制造成本下降15%﹔下游織造廠家提效30%﹔實現了人造絲生產效率提高的同時,整個下游產業鏈的勞動力得到了有效釋放,各工序的勞動強度得到有效減輕。最主要的是,通過纖度補償攻關、染色攻關、勻質化改造等,推動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實現了產業鏈整體織造效率及織造質量的歷史性突破。產品質量更均一、結頭更少、下游生產使用效率更高的大絲餅,得到行業一致好評,為佔領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在離心法紡織工藝中,吉林化纖的餅重已做到了“世界最大”。“餅重變大后,我們的勞動效率提升了。以絡絲操作為例,以前工人一天要絡3遍絲,現在隻需1.5遍,工作量至少減40%,原來一人看6台紡絲機,現在能看8台。”吉林化纖集團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冬梅說。
“大型化”的升級效果客戶感觀最直接。同樣標准重量的絲筒由原來的6個絲餅絡在一起,現在隻需要3個絲餅,結頭也減少了3個,這不僅提高了企業自身的生產運行效率,更滿足了下游紡織企業自動化、高效率的生產需求。這一升級項目使化纖的人造絲成功替代國際一流的筒管法產品,先后獲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遠銷到意大利、日本、韓國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新增人造絲客戶近20家。(記者 馬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