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光好,人們的目光聚焦到2018年兩會。據媒體統計,此前公布的新一屆全國代表委員名單中,至少有9名互聯網領域的“大咖”。其中,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李彥宏准備的4項提案中就有兩項涉及人工智能,分別是希望國家出台政策鼓勵人工智能的開放平台、加速自動駕駛相關立法時間。可以預計,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年仍將是兩會的熱點和亮點,是這個春天最引人矚目的一縷光。
就在一年前,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寫入了人工智能,強調要加快培育壯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興產業。隨后,《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相繼出台。可以說,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國家戰略構想已經正式形成。過去的一年裡,人工智能領域風起雲涌,千帆競進、百舸爭流,第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正式公布,各大科技企業爭相發布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無人駕駛汽車開上了北京五環路……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之一,人工智能是當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課題﹔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而作為社會風尚變化的一種最新潮流,人工智能又是離百姓生活最近的科技話題。因此,推動其健康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這就需要國家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持續加大“資金、人才、技術”等投入,統籌引導財政資金、政府投資基金、社會資本等對人工智能企業和項目進行大力支持,推動產業化進程。同時,更要加強其基礎研究和風險防控,為人工智能的高速行駛系上一道“安全帶”,以理性的態度和健全的法律體系避免資本的單方面“狂歡”,防止泡沫的出現。
而這一切,有賴於深化對人工智能的科學研究,准確掌握其內在規律。人工智能不是單一學科,既有技術屬性,又具有強烈的社會屬性,無論學理研究還是應用都是跨學科的,需要整合經濟、法律、倫理乃至藝術等學科專家共同參與,協同開展交叉研究。據報道,清華大學正在推進跨院系教師兼職制度和交叉學位授予體制,包括計算機、自動化、機械以及人文、藝術等學科的科研力量開展交叉研究。無疑,這些探索舉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隻有從具體的科研單位做起,從推動具體的課題研究入手,推動科研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才能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落地和產業化提供最靠譜的支撐。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科學的春天”來臨40周年。40年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掀起了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的熱潮,極大地推動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40年來的巨大成就不斷印証著這一命題,向世人昭示著社會進步與科技創新是不可分割、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今天,在進入新時代的又一個春天裡,我們熱切地盼望著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科技之光為民族復興注入更強的動力,給社會生活帶來更大的福祉。(胡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