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氣污染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科技是強力支撐

2018年03月09日09:08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沖出“霾伏”,收獲藍天幸福感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通過重拳整治大氣污染,重點地區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30%以上。

  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也公開表示,隨著《大氣十條》圓滿收官,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點區域明顯好轉。

  的確,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藍天不再是“稀缺品”。朋友圈中“晒藍圖”的少了,口罩和空氣淨化器滯銷了,“藍天幸福感”滿滿。

  從對霧霾成因的探究到源頭減排,從靶向治霾到打贏藍天持久戰,對大氣污染有效的控制和治理,背后正是科技的強力支撐。

  源頭減排,“治霾神器”顯威力

  不管是在北京於辛庄還是濟南大學的校園裡,供暖鍋爐的煙囪裡冒出的不再是黑煙而是白色的水蒸汽。密閉運行的博墨一體式燃氣冷凝鍋爐結合低氮燃燒器,可將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降低至12毫克/立方米,還能將煙氣和水蒸汽中的熱能重新回收利用,熱效率甚至超過100%……

  作為國內自主研發的清潔供暖技術,“治霾神器”博墨燃氣冷凝鍋爐摘得第三屆國際清潔空氣大會“創藍獎”。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主任解洪興說,如今這些環保創新不但走向了國際,而且為“既要藍天又要溫暖”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博墨燃氣冷凝鍋爐只是“煤改氣”清潔供暖的一個案例而已。環保部公布,燃煤是PM2.5等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2017年,我國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67.4%下降至約60%,淘汰燃煤小鍋爐5.6萬多台,完成了煤改電、改氣470多萬戶﹔全國燃煤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全面完成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任務,清理整頓涉氣“散亂污”企業6.2萬余家。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000多萬輛,實施國五機動車排放標准,所有環渤海港口不再接收公路運輸煤炭,改由鐵路運輸。

  劉炳江說,“支持這些空氣質量改善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措施超額完成,解決了多項大氣污染防治難題。”

  數據顯示,與2013年相比,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分別下降39.6%、34.3%、27.7%。珠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連續三年達標,北京PM2.5從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

  靶向治霾,科學監測助施策

  1月18日,河北滄州。

  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台上的一個實時報警燈突然亮起,網格監督員楊彩和劉娟收到報警信息后,15分鐘即趕到了報警區域,迅速對報警點位周邊的污染源展開排查。滄州市共設有126個熱點網格,368台PM2.5微站,盡管這些熱點網格覆蓋的面積僅佔全市總面積的10%,卻鎖定了80%的污染排放貢獻。

  劉炳江介紹,運用衛星遙感監測和大數據分析辨別出污染較重地區,篩選出3600個大氣污染“熱點網格”作為執法監管的重點,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治理。

  科學數據是精准治霾的基礎,當前我國已建成了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空氣質量監測網。在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布設了1436個國控監測站點,全部具備PM2.5等六項指標監測能力,地方建設的省市、縣監測點位近4000個。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專門提出設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支持攻克霧霾難關。28個跟蹤研究工作組的成立,針對北京、天津在內的“2+26”城市,實現“一市一策”,不僅突破了長期以來數據共享等難題,對大氣重污染成因的研究也不斷深化。

  2月27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攻關團隊發現,處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城市,大氣污染化學組分發生了新變化。“硝酸鹽已取代硫酸鹽成為秋冬季重污染二次轉化中最重要、佔比最高成份,氮氧化物和機動車將成為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減排的目標。”

  目前我國區域范圍的空氣重污染過程預報准確率已接近100%,重點城市污染程度的預報准確率達80%。賀克斌說,通過對重污染天氣的預測預報、會商分析、預警應急、跟蹤監測和效果評估及專家解讀的“全鏈條”科學應對工作模式等,我國正逐步實現精准施措、靶向治霾。

  保衛藍天,持久戰需要“硬科技”

  一輛白色執法車的車頂裝著大顯示屏,距離車尾不到2米的地上,放著監測儀器。每當有機動車從旁邊駛過,幾乎是瞬間,顯示屏上就出現了車牌號和尾氣排放“合格”或“不合格”的字樣。

  除了對家用汽車的抽驗外,去年北京環保、公安、交通等部門還對外埠進京及過境重型柴油車開展24小時執法檢查,環保部門處罰重型柴油車排放超標的起數同比上一年增長了283.9%。

  保衛藍天,無疑是場持久戰。

  研究發現,“2+26”城市在全國面積不到3%,但排放了全國10%以上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和一次顆粒物,排放強度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3—5倍。劉炳江表示,2018年治霾主攻陣地還是京津冀及周邊等重點區域﹔主攻方向是著重解決產業、能源和交通結構問題﹔突破點是聯防聯控,重點解決重污染天氣。

  “我們會在全國范圍內繼續排查‘散亂污’企業,進行綜合整治﹔加強環保執法監管,提高污染物排放標准。目前‘2+26’城市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已頒布實施。在交通方面,重點是進行大宗物流由公路向鐵路運輸調整,並通過‘車油路’聯動措施提高機動車排放控制水平。”劉炳江說。

  對北京來說,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把高排放車治理作為重中之重”,實現“散亂污”企業清零,推進農村煤改清潔能源,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等。

  “落實清潔空氣政策需要‘硬科技’。”解洪興說,目前在電動車、監測、清潔取暖、儲能等治霾領域,創新勢頭非常強勁。未來還需推動這些創新技術能更快落地,支持治霾政策順利實施,同時還可推動我國綠色產業快速發展,在完成藍天保衛戰同時,形成新的產業競爭力。(記者 李禾)

(責編:喻紅(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