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航拍、VR頭盔……兩會期間,各路媒體使出渾身解數,各類“黑”輪番上陣。殊不知,會場之外,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黑科技”同樣大展拳腳。
植保無人機:田間地頭的“科技明星”
炎炎夏日,也是植物病虫害的多發期,植保工作尤其不能耽誤,但無論是人工背負式噴藥作業,還是地面機械施藥,都會有弊端。
暢想一下,人坐在太陽傘底下進行操作,甚至還可以閑適地喝杯茶,無人機自動打完藥會飛回到地面上……幾年前,這樣的場景還只是一個夢。而如今,農用植保無人機已成了田間地頭的“科技明星”。
新疆昌吉的沈雁飛便採購了幾架無人機,專門成立了一個農業植保隊在北疆地區作業。“2017年才購買的無人機,用它打了2.5萬畝地,一年時間就把無人機的成本錢掙出來了。”沈雁飛說。
一飛智控創始人齊俊桐介紹,與傳統人工相比,無人機能夠保証“一分鐘、一畝地、一升藥”的效率,單架無人機一天作業面積能達到500畝,是人工效率的幾十倍﹔同時,無人機噴藥不但不會破壞作物,氣流吹動作物后,更容易給葉子的背面施藥,效果更佳。目前,搭載一飛全天候無人機智能飛行控制系統的無人機,實際飛行已經覆蓋了包括新疆、海南、黑龍江等32個省、區及東南亞、韓國等近10個國家,在2017年的植保作業季裡,噴洒作物超過100萬畝,使用藥劑近千噸,雲平台“百思智雲”獲取了1.6億條有效數據。
隨著國家土地集中流轉的加速,無人機在新疆、東北等平原廣闊的區域被派上了大用場。2017年,市場上植保無人機的保有量已經突破1萬架大關。
扶貧110:“私人定制”幫扶措施
不僅能精准識別扶貧對象,還能“私人定制”幫扶措施?
這款“扶貧神器”不是別的,正是被稱為“扶貧110”的智慧扶貧大數據雲平台。
由西安網算數據公司自主研發的這一平台憑借大數據與雲平台的完美結合,實現了扶貧信息數據與民政、衛計、社保等部門數據互聯互通。同時,利用大數據管理平台系統,通過對貧困戶一系列大數據的分析,還能為貧困戶“畫像”,形成了信息採集、數據統計、情況分析、精准管理、幫扶服務等五步系統運作流程,致力於建立扶貧長效機制。
扶貧110項目負責人李煜說,網算數據探索出了一條從基礎民生數據採集、基於扶貧的數據激活到數據應用的數據生態體系,幫助扶貧單位攻克扶貧難題。目前,平台已在陝西省共採集了數千萬條的精准扶貧數據。(記者 何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