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器人”各司其職 在醫療領域大顯身手 

2018年03月27日08:58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這裡有家“醫療智慧工廠”

  近日,在北京市經信委頒發的“北京市智能制造標杆企業”名單中,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醫療企業榜上有名。

  智能制造如何在醫療領域大顯身手?

  “智慧機器人”炫酷能干

  “小白龍”自動化配料機器人負責根據精益生產的需求完成內部物流實時、精准配送的重要任務行動,它一路敏捷靈活地感知並避開障礙物﹔

  名叫“翠花兒”的Cobot人機協同測試機器人,自帶“無須編程、自我學習”的強大技能,可模仿人的指示動作自動連續操作,一次性進行9個測試位點的校正及射線劑量測量,充分發揮機器人高精度重復和視覺定位、快速部署等優點﹔

  “大黃蜂”Auto-T自動換模測試機器人,能為多達6台CT產品進行設備出場前的測試標定,並根據需要提供模體輸送定位服務,實現24小時連續運轉及多機同時測試操作,還是業內全球首台在出場前能自動測試的應用系統。

  坐落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GE醫療北京工廠裡,炫酷能干的“智慧機器人” 在工廠裡各司其職,穿梭忙碌,令人眼前一亮。

  “這些精益作業的機器人大多數都是我們自主創新研發的。”GE醫療北京工廠暨全球供應鏈北京區總經理陳和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家工廠是公司全球最大醫療設備生產基地,目前公司全球出貨的CT設備中,70%由北京工廠供貨,正實現著‘中國智造 服務全球’的戰略目標。”

  智慧工廠≠自動工廠

  “其實,智慧工廠不等同自動工廠,后者只是智慧工廠中很小的一部分。”在陳和強看來,智慧工廠應是精益生產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與數字化平台相疊加,是從供應鏈起始端、生產制造全過程,到產品到達客戶及訂單完成的整個流程,都有一套數字化平台去監控和抓取大數據,不斷優化、提醒信息流、物流和人力流的三流合一。”

  他認為,企業“智能制造”分三個層次,一是發力精益生產,應將精益生產理念充分融合在生產制造中,從設計、工藝到成品的全流程。二是先進生產工具的開發和運用﹔三是搭建數字供應鏈優化平台,讓人力流、物流、數據流整合優化,同時讓合作伙伴從信息透明化的供應鏈生態圈中受益,實現多方共贏。

  作為“GE全球智慧制造示范工廠”,這家工廠的單台設備綜合能耗遠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同時帶動了供應鏈條上國內70多家合作伙伴在原材料、制造工藝、運營效率等多方面不斷升級,形成了獨具優勢的智慧供應鏈生態圈。

  引領帶動區域制造業轉型升級

  “工廠取得的創新成果,離不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期以來的鼎力支持和良好的基礎設施,近年來,開發區從政策、人才、資源等層面進一步加大對於落戶企業的全方位扶持,未來我們希望能引領帶動區域制造業轉型,為‘中國制造2025’貢獻一份力量。”陳和強表示。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制造已成為裝備制造產業的一大“特色標簽”。開發區一直不遺余力地支持智能制造,推進風電、機器人、關鍵基礎零部件和自動化生產線等企業的有機布局。2017年度“北京智能制造標杆企業”名單的15家上榜企業中,開發區獨攬8席﹔今年1—2月,開發區裝備制造產業產值60.3億元,同比增長22.3%,是近5年來首次實現20%以上增長。

  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發區已制定出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管理規定》,明確了政府支持重點、支持方式及企業申報條件,確定到2025年實現培育10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的總目標。(記者 華 凌)

(責編:喻紅(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