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疊紀:海水組成變化或導致海洋生態系統崩潰

2018年03月28日08:16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二疊紀生命滅絕關鍵因素証據找到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肖益林教授團隊和沈延安教授團隊,在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過程和機制研究中,首次系統測定了全球二疊—三疊界線的“金釘子”剖面——中國浙江煤山剖面的鋰同位素組成,並通過動態模型計算,重建了這一重大地質歷史時期海水的鋰同位素組成及其變化趨勢。研究顯示,迅速增強的大陸風化作用導致海水組成的變化是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重要環境因素。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3月26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距今約2.52億年的二疊/三疊紀之交發生了地質歷史時期最為嚴重的全球生物集群滅絕事件,在很短時間內造成了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滅絕,其原因一直存在巨大爭議,科學家曾提出天體撞擊、大規模火山噴發、海底可燃冰的快速分解、海水缺氧等多種假說和解釋,但具體的驅動機制和環境因素目前尚未形成統一認識。

  研究表明,在滅絕事件發生前夕,海水的鋰同位素組成發生了顯著降低,這一特征一直持續到早三疊世初,指示了當時快速增強的全球性大陸風化作用。沈延安介紹說,迅速增強的大陸風化作用能夠將地表巨量的離子和營養鹽輸送至海洋,從而引發海水的富營養化和海洋酸化,進而導致海水缺氧、透光帶降低,這一效應積累到海洋生命所能承受的閾值后,最終引發海洋生態系統的崩潰並造成二疊紀末生命在短時間內大量滅絕。(記者 吳長鋒)

(責編:喻紅(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