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化、數字化、標准化” 專家解讀智能工廠

2018年04月04日08:48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智能工廠什麼樣?專家詳解“無人化、數字化、標准化”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無人自動化生產線、通過互聯網“私人訂制”冰箱、用人工智能做家居設計……在智能化趨勢面前,傳統制造業正在奮力轉型。

  未來的智能工廠什麼樣?中國制造業如何跟上甚至引領智能化趨勢?一批學界和產業界的知名專家,近日共同交流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並探討如何取得“中國優勢”。

  無人化:智能制造不是空無一人

  在江蘇一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調整后的生產線上的工人數量驟減,從物料配送、組裝到打包,昔日廠房裡人頭攢動的景象已看不到了。但智能工廠的含義就是廠房裡空無一人嗎?專家說,未必。

  “很多人對工業4.0有誤解,認為就是無人化生產。實際上,未來10年裡我們要實現的並不是無人的生產,而是組合性的生產。”工業4.0首倡者之一、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首席執行官沃爾夫岡·瓦爾斯特說。

  瓦爾斯特認為,工業化的下一步是大規模的個性化生產。換言之,工廠將會小批量、高頻率生產產品,有時甚至隻生產一件產品。這就需要工廠實時、自動化地調整制造計劃。

  “機器和人要展開合作,機器必須有能力認識到人開展的工作,同時遵守相應的一套規則。”瓦爾斯特說,推動實時的生產線平衡以及預測性維護,促進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促進自動的規劃和設計,這三點對於智能制造至關重要。

  數字化:數據聯通要讓機器自己學習

  海量的包裹被24小時不間斷地掃碼識別、數據處理、配送定位——這是快遞公司的新型機器人分揀系統,一小時可以分揀包裹7萬件,准確率高達99%。

  在專家看來,智能工廠裡所有的設備、產品都通過物聯網連接,所有生產都通過產品記憶來操作。

  歐洲科學院院士、深知無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漢斯·烏思克爾特說,產品在生產線上周轉時,機器會告訴自己要做些什麼,無需對機器進行重新編程,機器通過產品學習。

  “人們現在主要關注的是如何在企業內部進行數字化,但更為重要的其實是,怎樣把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數據結合起來。”烏思克爾特說。

  青島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高保衛說,海爾近年來打造了一個工業互聯網平台,核心就是面向終端用戶,從設計、制造、採購等各個環節都統一打通,才能快速響應用戶需求。

  標准化:“中國智能制造”應設立技術門檻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國內的智能制造設備更多是系統集成,把國外先進的硬件、軟件引進之后,針對各生產企業的具體需求“搭積木”。

  “技術基礎不夯實,智能制造就是無源之水。”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石勝君認為,國內智能制造設備廠商首先應該建立行業聯盟,建立標准化體系,然后結合應用的具體場景,提升工藝裝備的數字化、自動化水平。

  他建議,要加強與德國等先進制造強國的交流,尤其是人員交流,引進消化先進技術。同時,結合國內制造領域,在合適應用場景做出范例,再進行聯合推廣。(記者 董瑞豐)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