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遇上歷史,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2018年05月04日17:1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民網北京5月4日電 近兩年,選秀類、音樂類、喜劇類綜藝同質化嚴重、缺乏足夠的內涵營養,觀眾對綜藝節目有了更高的需求——在政策的鼓勵和扶持下,以科學普及為主題的綜藝迅速在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也因其趣味化的新穎魅力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今年年初,一檔由央視科教頻道《走近科學》欄目打造的科學節目《解碼科技史》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節目以獨特的視角、輕鬆有趣的科普方式進行了新的探索。

《解碼科技史》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檔以科技史為主體內容的科學節目。為了脫離以往科學帶給我們“高冷”的印象,《解碼科技史》的主創團隊確定了新穎的節目樣態,打造了獨特的科普表達方式——“邊聊、邊玩、邊看”。

在節目中,主持人會圍繞主題拆解出層層遞進的三到四個問題,對來自各行各業的嘉賓進行互動提問。這些嘉賓會與熒屏外的觀眾一起在故事情景中思考、一起體味科技發展史的奇聞趣事。

在最近的這期“遺傳的奧秘”中,節目組設置了一個小游戲——將現場嘉賓的照片與他們父母的照片放到一起,通過連線的方式找出相似的家族樣貌。最終的結果是,很少有人能完全將照片中的父母與子代一一對應,科學家也就以此來証明“遺傳性狀”中“隱性基因”與“顯性基因”的存在。

而在“溫度計的前世今生”這期節目中,科學主講人通過對古代測溫裝置的復原和重現,讓嘉賓與觀眾更加直觀的體驗了實驗的奇特構思和巧妙的設計。從中國先秦時期發明的測試季節冷暖的“冰瓶”,到伽利略發明的第一支溫度計以及他的助手托裡拆利、法國天文學家布裡奧對溫度測量裝置的改良,“一隻小小溫度計的前世今生”串起了科技史不斷演進的過程。

自1月28日《解碼科技史》首播至今,已經覆蓋了天文、物理、醫學等科學領域的11期節目內容。伴隨著節目的播出,接下來觀眾將能在《解碼科技史》中看到更多兼具科學性與創新性的“精品內容”。

(責編:姚欣雨、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