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周圍可能有千萬顆行星“相伴”

2019年12月03日13:19  來源:科技日報
 

傳統觀念認為,行星隻能圍繞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運行,但兩位日本科學家挑戰了這一觀念。他們通過計算得出結論稱,一顆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可能也有千萬顆行星“相伴”。如果發現黑洞周圍的行星,有望開辟天文學研究的新領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鹿兒島大學教授惠田敬一說:“在適當條件下,即使在惡劣環境中(例如在黑洞周圍),也可能形成行星。”惠田敬一主要研究活動的星系核,這是由黑洞激發的發光體。

行星形成理論認為,行星由聚集在一顆年輕恆星周圍原行星盤中的塵埃形成。但研究人員指出,年輕恆星並非唯一擁有塵埃盤的天體。惠田敬一以及國立天文台行星形成研究專家久保榮一郎教授,集中研究了星系核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盤。

他們指出,一些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有大量物質,呈厚重而稠密的圓盤狀。一個圓盤可能包含質量為太陽質量10萬倍的灰塵,是原行星盤塵埃質量的十億倍。在原行星盤的低溫區域,帶有冰幔的塵埃顆粒粘在一起變成蓬鬆的聚集體,從而形成行星。黑洞周圍的塵埃盤也很密集,阻擋了來自黑洞中心區域的強輻射,低溫區域也得以形成。

他們將行星形成理論應用到黑洞周圍的圓核盤上,發現行星可在幾億年間,在黑洞周圍形成。久保榮一郎說:“我們的計算表明,成千上萬顆質量約為地球質量10倍的行星可在黑洞周圍10光年內形成。在黑洞周圍,可能存在規模驚人的行星系統。”

科學界目前還沒有檢測黑洞周圍行星的技術,但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為天文學開辟一個新領域。

(責編:李慧博、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