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傳回“天空”數據 講述星子形成故事

劉霞

2020年02月17日10:54  來源:科技日報
 

2019年第一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航天器飛越遙遠天體“天空”!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月14日消息,科學家近日在《科學》雜志發表3篇論文稱,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回答了一個爭論很久的問題:星子是如何形成的。最新研究表明,星子是由太陽星雲內固體粒子雲團在引力作用下塌陷形成的。

距地球64億公裡遠的“天空”,是探測器迄今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它由兩個大小不一的星子(行星的構成部分)結合形成,看起來像一個雪人,位於柯伊伯帶。柯伊伯帶位於海王星軌道外,包含很多原始物質,像一個時間膠囊,記錄了太陽系行星形成時的情況,比如“天空”自40億年前形成就沒發生什麼變化。

研究團隊對“新視野”號飛越“天空”時獲得的數據進行了分析,論文作者、西南研究所的艾倫·斯特恩表示:“最重要的發現是,這些數據為‘天空’這類星子如何形成提供了初步答案。有關星子如何形成,我們已爭執數十年未有定論。‘天空’因距離太陽遙遠而保存完好,讓我們得以追溯太陽系的往昔歲月,獲得線索和答案。”

對於星子如何形成,目前存在兩種理論。一種是所謂的“層級吸積”,即塵埃顆粒相互碰撞形成卵石、岩石等,然后是大石塊,最后形成星子﹔另一種是“本地雲塌陷”,即太陽星雲(形成太陽和行星的物質雲團)內的固體粒子雲團,在引力作用下塌陷形成星子。在塌陷過程中,粒子合並逐漸變大。

斯特恩解釋說,分析表明,“天空”的兩部分曾經是分開的,后來彼此靠近並繞彼此低速繞轉,然后輕輕結合在一起,形成“新視野”號目前看到的“模樣”。此外,“天空”表面光滑、顏色和組成成分均勻,而且,組成天空的兩個天體的兩極和赤道對得很齊,這與本地雲塌陷模型預測的一樣。

斯特恩指出,現在所有証據都指向“本地雲塌陷”理論,這一發現對行星科學具有重要意義,“這是行星科學領域中的一個分水嶺”。

(責編:李慧博、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