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0日发表的神经科学论文提出,即使会牺牲自我利益,有些人也会对他人慷慨大方,这是因为当人表现慷慨时,会激活大脑中的特定区域,而这些区域与产生幸福感的区域相互关联。
社会和文化推崇慷慨行为,但这种行为往往要求一个人为他人利益贡献自己的资源,所以这很难用一般的经济理论解释。然而,研究表明,人类的慷慨行为与幸福感的增加有直接联系,这就是促使人们慷慨待人的原因。
为了研究将慷慨行为与幸福感联系在一起的大脑机制,德国吕贝克大学的研究团队此次召集50名志愿者参与一项金钱支出任务,并分析他们的大脑活动状况。研究人员告诉参与者,他们连续四周每周会得到25瑞士法郎,其中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这些钱全部属于他们自己,并要求他们制定支出计划,如为自己买一顿饭;另一半参与者则被告知这些钱是给别人的,他们也要写下支出计划,如带朋友或自己的另一半出去吃晚餐。研究团队发现,承诺将钱花在别人身上的参与者,他们大脑中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区域表现更活跃。
综合来说,这项研究的结果阐明,大脑中存在将自发的慷慨行为与幸福感连接起来的区域,为这个违背逻辑的问题带来可能的解释:把资源留给自己更有利,那为什么还要对他人表现慷慨呢?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因为给予能刺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感到更快乐。(记者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