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吗?我们经常在各种报道中看到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新发现的成果,比如据浙江在线报道,今年6月,美国太空总署(英文简称NASA)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219颗新的候选行星,其中10颗为类地行星。那么,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帮我们揭开诸多太空秘密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呢?它肩负着哪些任务?
贵阳市民利用天文望远镜看太空。(王钦/人民网)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专门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3月6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它以生活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名字命名,是世界首个专门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主体大致呈圆筒状,直径2.7米,长4.7米,携带有直径为95厘米透镜的光度计装备,以及95兆像素的CCD感光设备。它具有极其灵敏的观测能力,比如它在夜间可以从太空中观测到地球上一盏普通灯被关闭的光线变化。此外,它绕太阳飞行时,运行轨道和地球轨道基本重合,一个周期约为372天。
此外,《科技日报》介绍,最新公布的候选行星是开普勒“上岗”头4年对天鹅座空域进行观测后获得的最后一批成果。NASA开普勒项目科学家马里奥·佩雷斯表示:“开普勒提供的数据独一无二,这些数据组成了世界上唯一囊括这些类地行星信息的数据库。理解这些类地行星在星系中的出现频率,有助于NASA在未来任务中直接为另一个‘地球’拍照。”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实际上,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设计时规定的任务期是3.5年,所以现在它已经属于超期服役了。并且,它曾在2013年因严重故障被宣布报废,但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它又在2014年5月“复活”。
地球“表亲”如何寻?
既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任务是寻找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那么它要如何发现这些地球“表亲”呢?具体来说,据《北京日报》报道,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会同时监测约10万颗恒星亮度的变化,并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当某颗行星经过恒星表面时,它就可观测到恒星因受行星遮挡所发生的细微亮度变化,进而找到行星,就如同通过捕捉恒星的“眨眼”来判断行星的存在。
寻找行星一直是人类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目标之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地球的“表亲”。(孔睿)
本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设计师钱航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