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研究所“飞鹰队”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举行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国际机器人挑战赛中夺得了无人机复杂环境自由起降项目的冠军。在比赛中,“飞鹰队”研制出的无人机“飞鹰”可谓战果累累。那么,这架“飞鹰”到底有什么特殊才能?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又是如何将其研制出来的?
无人机正在云南昆明巫家坝机场停机坪上空表演。(李发兴/人民网)
“飞鹰”是如何研制出来的?
北京理工大学无人机实验室主任林德福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的采访时表示,“飞鹰队”队员们对无人机进行了重新开发,比如加入了GPS技术等,以确保其可以自主飞行。同时,为了让无人机拥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飞鹰队”队员们拍摄了比赛地区诸多强光下的照片,利用深度学习的技术训练无人机在模拟环境下进行识别。此外,由于无人机无法搭载过于复杂的器件,系统的处理速度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飞鹰队”队员们对软件和算法进行了优化,在硬件条件无法达到最优的情况下,实现了较高的在线实时处理速度。
“飞鹰”有什么特殊才能?
据《北京晚报》报道,与现在需要人工遥控操作的普通无人机不同,“飞鹰”具有完全自主的控制、搜索、飞行、捕获、起降等技术。并且,“飞鹰”可以通过程序自主发现目标、传输数据,能在若干设定的“中转站”内自主完成燃料电池补给等任务。如果在一辆车中带上几架或者十几架“飞鹰”,就能组成一个“超级工作站”,在监察、执法或者反恐侦查等领域都有用武之地。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理工大学的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研究所在复杂环境目标探测与自主定位以及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上积累颇丰,“飞鹰队”的成功彰显了我国在无人飞行器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这一赛事促进了中外在无人飞行器技术上的学术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孔睿)
本文由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罗会仟进行科学性把关,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超导、电子、电磁、半导体、自动化、中子散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