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 (高黎明)很多人对自然博物馆的印象还停留在隔着玻璃看标本的阶段,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博物馆也越来越充满趣味。人民网科普中国邀请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服务处教育研发部主任徐蕾,来和大家聊聊自然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以及策划展览的一些思路。
主持人:徐老师,请您介绍一下科普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徐蕾:起初我们较重视员工是否具有生物学背景,但后来在招收新员工时,我们会更看重他是否拥有一颗好奇心、是否对科普工作持有热情。
主持人:在第五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上,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科学实验秀这个单元中获得了一等奖。那么,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实验秀。
徐蕾:这个实验秀叫做“水珠大逃亡”。就是根据水珠落在荷叶上,却不会渗入荷叶的原理,利用仿荷叶效应涂料,向观众展示仿生学所带来的科学成果。
主持人:实验秀“水珠大逃亡”还有哪些特点呢?
徐蕾:作为一个实验秀,它必然会有一些表演成份。在节目制作初期,实验秀虽然拥有一些视觉效果,工作人员也可以说清科学原理,但却缺乏趣味性。后来,我们结合相声元素,以一问一答、一捧一逗的形式使实验秀充满趣味。
主持人:观众在观看之后的反映是什么样的呢?
徐蕾:观众在观看实验秀时大概笑了四五次,已经初步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主持人:请您再介绍一下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特色科普活动。
徐蕾:最常见的科普活动就是工作人员在一个展览馆里进行讲解,这属于科学诠释活动。在科学诠释活动中,上海自然博物馆会根据年龄将观众分为儿童观众和成人观众,在租借的讲解器或免费的微信语音讲解中也会有儿童讲解和成人讲解之分。最近,我们还有一个富含上海地域特色的讲解活动,即上海闲话讲自然,用沪语进行科学讲解,这个活动得到了与许多方言保护相关的艺术家的支持。方言与地域联系密切,方言也是源自自然的产物,属于自然博物馆所展现的一部分。
主持人: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科普活动形式上有什么创新呢?
徐蕾:很多自然博物馆的展品都是被放在玻璃柜里,而我们却将一些标本置于一个较大的场景中,观众可以零距离地观察标本,而为了更好地保护标本,建议观众不要去触摸标本。
主持人:去自然博物馆时会发现,参观过程经常是走马观花,并不能做到深入了解,这是为什么呢?
徐蕾:这是因为内容感受还不够深。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就曾提出,触摸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于是我们就举行了“小小博物家”教育活动,满足大家对标本触摸的需求。在活动中,工作人员会教你如何正确地触摸标本,同时,还会让你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小博物家”活动总共有三个单元,即管窥自然、化石探秘、岩石与矿物,而三个单元又共有11个主题活动。活动会教你如何判断矿物的硬度,如何对标本进行编号、记录,如何建立自己的小小博物馆等。此外,上海自然博物馆还具一些拓展性的教育活动,比如配合学校或社区开展“自然探索移动课堂”、帮助学校培训老师等,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主持人:看您今天还带了一些图书,这些图书是否对自然科学的教育起到延伸作用?
徐蕾:很多孩子参与不到我们的教育活动,而这些教育活动却可以被写成书。这些书可以被配上插画,像科学漫画一样,讲述科学原理。这套丛书总共有30册,被命名为“自然趣玩屋”丛书,书里写到的每一个活动都可以自己进行实验,教师可以以此开展教学活动;家长可以利用书中的内容与孩子一起动手实验。同时,我们还会根据丛书做一些配套的AR/VR课件,结合“互联网+”趋势进行教育活动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