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格预报来了 精细化气象服务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

2017年08月15日08:18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过去,人们时常感觉天气预报不准:虽然全市的暴雨预警在同一时间发出,但暴雨却未同时抵达各个地区。据新华社报道,未来智能网格预报可以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打破“预报有雨很准,但雨没下到我这里”的现象。那么,智能网格预报是如何做到精细化预报的?它究竟能否胜过人工预报呢?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3月22日,新西社区组织大学生参观南通气象博物馆。

(许丛军/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智能网格预报是如何做到精细化预报的?

据《经济日报》报道,我们生活的每个区域都可以被划分成一个个网格,因为每个网格和邻近网格的位置不同,所以温度、降水也会不一样,而智能网格预报就是根据各个网格的不同情况进行准确预报的。以北京为例,原来的天气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而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整体天气情况将通过城市中每个角落的不同情况来反映。

智能网格预报到底有多精细?

据新华社报道,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智能网格预报更精细、更具有针对性。在时间上,部分省份已经可以做到分钟级的天气预报;在空间上,已有十几个省份可以实现3公里分辨率的天气预报,其中一些省份甚至可以实现2.5公里分辨率乃至更精细化的天气预报;在预报频率上,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智能网格预报会每隔1小时更新一次预报信息,如果遇到暴雨等危害较大的天气现象,更新的频率还会加快。

此外,智能网格预报还提供了更为细致和丰富的预报内容,从原来的气温、风和天气现象等单个要素细化到基本要素、环境气象要素、灾害性天气要素、海上气象要素等18个气象要素。

智能网格预报能否完全替代天气预报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也变得越来越智能,那么天气预报员是不是将无“用武之地”了呢?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副处长赵瑞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气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降雨这种天气,即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也下不下来。预报员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所以在智能预报的初级阶段,预报员多年的经验可以用来“培养”机器;当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工订正的空间越来越小时,一部分预报员将会投入技术研发的工作中,另一部分预报员将主要转向对关键转折性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因此,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张茜)

本文由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编:张佳丽(实习生)、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