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0月11日电(董志雯)昨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科学技术哲学前言论坛,并发布《科学技术哲学国际前沿》。该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国际理论前沿丛书》的重要成果之一。
据介绍,本论文集围绕这五个大类选择了十五个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就论题而言,涉及历史认识论、体知认识论、专长哲学、社会本体论、知识论、真理论、认知科学哲学、技术的社会塑形、技术人工物、技术现象学、信息技术伦理等问题。
第一部分重点讨论了认识论的前沿问题及其动态。
“历史认识论的当代探索”一文对把科学家获取知识的认知活动看成是一项实践活动的观点,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与辩护,认为真理与客观性都具有历史性,并非一成不变,认知内容和认知实践不仅是一个依赖于相对稳定的人类先天认知能力的自然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依赖于多变的社会团体的社会历史过程等观点。
“体知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哲学基础”一文进一步推进了“历史认识论”揭示的基本观点。体知认识论是以主客体相融合的哲学假设为基础,把熟练应对的现象学应用于理解科学的一种实践认识论。它深化了我们对身体与世界、实践与认知、技能与知识、熟练应对与身体的意向导向性、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等概念的哲学讨论,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必须关注的一个前沿论题。
“使真者理论及其最新进展”一文认为,使真者理论是真理论中的显学和形而上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对于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如使真者、使真关系)、核心原则(如蕴含原则,使真者最大主义,使真者必然主义),学界还存在相当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蕴含原则和否定真理的解释。
“自然定律是必然的吗?”一文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定律理论分为三派:休谟主义、律则主义和形而上学必然主义。休谟主义否认定律具有必然性,在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基础方面困难重重。律则主义认为定律具有律则必然性,得以在一种较弱的意义上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基础。通过接受倾向主义,形而上学必然主义主张定律具有形而上学必然性,可以在一种很强的意义上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知识论与本体论的前沿问题及其发展动态。
“当代知识集结的出场路径和两个维度”一文认为,当代知识论作为哲学运动,是两股支流的汇合。一股是它作为关于“知识是信念”的理论,是从二十世纪作为方法论的分析哲学中发展出来的。其“中心教义”是: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这包括三大理论:基础论、融合论和可靠论。另一股是它作为关于主体之经验直观能力的理论,乃是对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认识论的延伸。它涉及认识主体具备的四种相对独立的经验直观能力:知觉、记忆、归纳和证言。
“科学知识社会化的两大进路”一文认为,以戈德曼和基切尔为代表的弱社会化进路,试图吸收社会建论的合理要素,继续寻找科学真理的辩护基础;以所罗门和朗基诺为代表的强社会化进路,试图在克服社会建构论的相对主义的基础上,重新解读了科学知识的社会维度。这些进路表明,科学知识的社会化一方面扩宽了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范围,需要努力做到认知过程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理解知识的社会性和认知理性上出现的争论,深化了对知识本性的理解。
“当代专长哲学的兴趣与趋势”一文认为,社会评价专家的标准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完全相信并遵从专家的意见;“第二次浪潮”揭示了专家意见的非理性机制,同时使人们认识到社会因素是专长拒斥不掉的认识论特征;“第三次浪潮”在技术层面上要求回到对专长本身的讨论上来。目前剖析专长的两条进路分别“个体主义”进路和“集体主义”进路。这两种进路分别站在了专长哲学的两极,如何弥合二者的分歧,在介于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找到中间道路,将是专长哲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集体本体论的建构进路”一文认为,集体本体论有两个核心概念:集体行动者与集体能动性。推理的进路和意向性的进路分别以随附和集体意向性为核心建构了不可还原的集体主体,形成了当下流行的集体本体论,为集体能否作为责任主体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然而,这两种进路的核心有所重合,且都存在着细节解释的困境。
第三部分讨论了认知的前沿问题及其发展动态。
“基于信息技术的延展认知研究述评”一文认为,当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在以下两个研究范畴之中,即“网络技术与延展认知”以及“集体智能的哲学基础”。基于信息技术的认知延展可以为延展认知的哲学假说进行辩护,而心灵的边界将变得更为模糊,身体、大脑、环境、技术、社会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相互融合的智能体。这不仅仅会改变人的基本认知结构,也进一步改变了我们对人性以及对自身存在状态的理解。
“从变化盲视研究溯源看认知发展”一文认为,近年来全球刮起了虚拟现实的热潮,眼动与视觉认知的相关研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眼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从眼动研究中发现的变化盲视与自动驾驶技术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围绕眼动监测与视觉阀限,因此,该文试图从问题出发,通过对变化盲视现象研究的溯源进行梳理和讨论,来揭示人类认知的一些秘密。
第四部分探讨技术哲学的前沿问题及其发展动态。
“技术的社会塑形论”一文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建构论从科学知识社会学领域移植到对技术的哲学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哲学:技术的社会塑形论。技术的社会塑形论围绕技术自主的还是社会建构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批判技术决定论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推动了技术哲学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经验转向。
“技术人工物实在性”一文认为,技术人工物不被看作实在实体,皆因其“同一性难题”无法解决,并且其“存在方式”依赖人类意向。因此,考察为人工物与人工类的实在性辩护的各类方案将是一项基础任务。实在性问题可分解为:人工物的同一性问题,人工类的存在条件问题,人工类与自然类划界问题和意向-独立问题。“特修斯之船问题”集中展示了人工物同一性问题的困难,“划类变化反例”和“新创人工物”的出现对人工类的存在条件构成了威胁,“划界”的“五大条件”以及“意向-独立问题”都影响人工物与人工类的实在性。
“技术现象的当代动向及其反思”一文认为,技术现象学是一种方法,旨在呈现人与技术之间的自由关系。但是,需要辩护这一方法的合法性。现象学家的技术反思、不同于其他方法的技术分析、基于现象学概念的技术反思以及直面现象学等成为合法性的主要问题形式。此外,技术现象学当代发展沿着两条路径展开,其一基于经验化路径形成的以后现象学为主要形式,旨在从经验角度探讨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形态;其二是基于经验化路径批判而形成的内在化路径,即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体验维度。认知与记忆正在构成内在路径的两种主要形式,而记忆路径的可能性正在逐步显现。
第五部分剖析了当代技术伦理及其发展动态。
“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争议”一文认为,大部分技术产品的产生和应用,都是为了弥补人类的某种先天不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弥补不足”和“增强机能”之间,界限日益模糊,进而诞生了旨在大幅度提升、乃至改变人类生物性特征的人类增强技术。针对种种旨在增强记忆、改善体能、调节生理、乃至人体与机器融合的人类增强技术的讨论,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外技术伦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该文重点介绍与评述了增强技术与生物物种保护、增强技术与人类本质的理解、增强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医学治疗和技术增强的区分以及增强技术与运动伦理、基因增强与自由主义优生等论题的背景和论点。
“国外机器人伦理研究综述”一文集中讨论了机器人权利问题以及军用机器人、伴侣机器人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从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以及培养人类良好道德修养等角度看,赋予机器人某些权利是必然的,至少机器人应该拥有受到尊重对待的道德权利,但机器人可以拥有哪些法律权利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为了使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我们应该对机器人的权利进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