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第A12版:深读 
 

今年“双十一”包裹最高日处理量预计超日常3倍,将进一步缩短派件时间

亲,您的“双十一”快递将“提速”到达

2017年11月09日09:08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亲,您的快递将“提速”到达

  从2009年开始流行的“双十一”,已不仅是电商狂欢的盛宴,还成了物流快递业的“大考”。去年天猫在“双十一”当天,就以6.57亿件物流订单创下世界纪录。据中国快递协会预测,今年“双十一”的快递包裹量或超10亿件。

  被这个数字震撼完之后,大家有没有想过“买买买”背后,“战果”多久才到手呢?从签收1亿个包裹的时间看,2013年用了9天,2014年用了6天,2015年用了4天,到2016年只用了3.5天。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在走访电商平台、卖家、物流企业等过程中发现:亲,今年你的包裹将再次“提速”到达。

  下单时系统已优化路线

  “叮——”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陈熙手机微信显示了支付成功的消息。看着屏幕上的淘宝订单从“待付款”变为“待收货”,她把手机放在床边,沉沉睡去。

  这已经是11月6日凌晨1时了,今年刚大学毕业、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陈熙已习惯了把“逛网店”作为睡前娱乐。尤其是“双十一”临近,她每天都要熬夜刷网到很晚,“购物车很大,钱包很小”。

  多年的“买买买”,让陈熙得出了一些规律:“不重要的、不贵重的东西不用等到‘双十一’,现在下单就很划算,物流也不会堵车。”于是,她这次给自己买的是来自北京卖家的一罐蜂蜜,“最近加班时间长,需要吃一些抗疲劳的食物”。

  此时,北京店家的客服早已下班,但次日早晨,他们将看到一个广州女孩下的订单。

  6日早上7时30分,陈熙起床、化妆、出门,就在她踏入地铁时,远在北京的“蜂蜜”也开始了它远征的第一步。

  一个包裹,从商家帮它打包完毕填上单号开始,到从快递员手中交给买家结束,它历经被拣货、发货、中转、派件等诸多流程。而这样几天短暂的“旅程”,在智能化、数字化的物流中被规划得愈发精密。

  “包裹的运输轨迹早就被安排好了,投往哪个仓库,走哪个物流,中途经过哪几个中转站,早已经定好了。”长期从事物流中转工作的徐先生告诉记者。

  6日上午11时,广州博展分拣中心,一辆辆重型货车进进出出,宽阔的仓内放满了等待分拣的包裹。目前该中心自动分拣系统的工作能力大大提升,每小时可分拣过万件包装商品,“如用人工则每小时只能分拣150件左右,同时分拣人员也不能在这种劳动强度下连续工作8小时”。

  6日中午,根据电脑显示,陈熙的包裹已经抵达了北京通州分拣中心。在那里,这份包裹和数以万计的从北京发出的包裹一起,等待着快递员的分拣,随后踏上各自的旅途。

  “系统自动把她的包裹定位到广州博展分拣中心,再往下定位到了南洲快递点。”广州博展分拣中心的物流工作人员说,“从她下单那一刻系统就已经作出了分配,同时给出了预计到达时间,估计8日就能到陈小姐的手中”。

  智能扫描识别收件地址

  7日中午,陈熙一边午饭,一边开始刷手机追踪物流,期盼蜂蜜的签收。这是“买买买”一族的日常,尤其是在“双十一”这个关乎购物的狂欢节前后,数以万计的买家每年都在焦急地等待购物车里的“心头好”。

  从2009年的5000万元到去年的1207亿元销售额,不到十年时间,“双十一”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消费习惯的迁移,也带来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崛起、物流业、服务业转变等多层面的巨大变化。

  最突出的是物流的更新迭代,由“双十一”带动起来的技术攻关使整个物流行业不断研发创新,推动着快递加速抵达。如2011年,中国快递总量为36.7亿件,平均时效约为4天以上;2016年,中国快递总量达312.8亿件,但平均时效却下降到3.1天左右,降幅21%。

  “物流快不快,过去最主要是看人工的效率。”7日下午,广州南洲快递站,驻点的韵达快递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按照物流走向,陈熙的快递在博展分拣中心分拣完毕后,就将被送到这里。“这里的快递已经被整理得井井有条,按照地址进行分类,就等待最后的配送了。”他说,现在采用智能扫描的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收件地址,从而进行分类,“再也不用看那些歪歪扭扭的字了”。

  2016年“双十一”物流报告显示,根据测算,在传统需要2000人的仓库,运用自动化流水线后,作业人数可以减少到500人以内。

  去年“双十一”物流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机器人仓库从过去的单点开花将走向大规模应用。

  “在机器人帮助下,一个拣货员一天从走六七万步到只走两三千步,但拣货量是原来的3倍。”广州博展分拣中心有关负责人举例,比如,菜鸟网络的超级机器人旗舰仓目前拥有150台机器人进行协同发货,日发货量可超百万件。

  7日,记者在京东华南麻涌分拣中心也看到,排成长队的“小黄人”的分拣机器人有序地进行取货、扫码、运输、投货,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据悉,这些“小黄人”不仅能自动识别快递面单信息,自动完成包裹的扫码及称重,还能以最优线路完成货品的分拣和投递。

  “去年‘双十一’,包裹在网点的停留时间比以往再次缩短,为快递员节省派件时间16万个小时。”业内人士预估,今年“双十一”最高日处理量能达到3.4亿件,是日常处理量的3倍;日均处理量达2.5亿件,是日常处理量的2.2倍;进一步缩短快递员的派件时间。

  部分快递公司24小时配送

  即使加入了机器人分拣,包裹最终的投递还得靠人力完成。“双十一”极速配送的“战役”背后,是数百万快递员的昼夜不息。

  7日深夜,经历了将近一天半的奔波,装载着陈熙快递的重型卡车在夜色中驶入博展分拣中心,仓库再次热闹起来。半个小时后,几辆小型货车和三轮车从分拣中心的大门缓缓驶出,空旷的场地再次陷入沉寂。

  黄先生在清点完最后一批搬入仓库的快递后,拉上卷闸门。他转过身,点燃一根香烟,神情放松了很多。一天的工作暂时结束,陈熙的包裹也在其中,并于翌日走完最后的旅程。

  黄先生已习惯了这样的劳累,但他的同行竞争对手也已开始部署。

  某快递公司的驻点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天他们正忙着和劳务派遣公司洽谈小时工的订单合作,“价格比去年贵了三成,临时工每小时用工成本要20元-25元。”

  此外,在运力储备上,不少快递公司都增加了车辆,有的还启用了运输系统24小时双班至,即“双十一”期间,保证车辆不停、快件流转、收发不停,一辆车平时一天只能跑一趟,这个“双十一”期间每天就得跑上两趟甚至三趟。

  然而,面对如此大的收发量,快递单价相比平时却不增反降,而用工成本却要增加四成以上,部分企业称赔本赚吆喝。“但即使赚不了钱,至少公司的大业务流转能力、服务能力能得到检验,而且谁都不愿意缺席”。

  8日11时,从南洲快递站接到配送任务的快递员小刘骑着电动三轮车,带了上百个包裹开始派件,陈熙的快递也装上了他的车。小刘说,虽然车上包裹没有大物件,装卸也不用费劲,但包裹数量比平时多了三分之一。

  临近中午,小刘出发前到隔壁的便利店买了两瓶矿泉水,一包威化饼干和一个刚烘焙出来的面包。“这是‘战斗’必备品”,小刘笑着说。

  57分钟后,小刘拨通了陈熙的电话:“亲,你的包裹到了。”(见习记者 吴扬 朱红鲜 记者 谢苗枫 策划统筹 谢苗枫)

(责编:张萌、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