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民网联合主办的第六期“科学+”之夜主题沙龙于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为“科学+教材建设”。
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科学文化传播处处长陆建伟作报告(主办方供图)
“科学+”教材建设主题沙龙活动邀请了近30名科学领域、教育领域、出版社行业以及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教育者、出版行业资深前辈、高校师生、科普教育实践者,共同研讨科学教材建设的发展之路、科学教材建设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意义等相关问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郁波作报告(主办方供图)
本期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金华主持。李金华用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简单概括了科学教材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科学文化传播处处长陆建伟以《从娘娘的粉饼盒到民国老课本的启示》为主题,通过展示民国时期的老教材,分析民国老教材的课程设计、书本定位、内容传播、价值理念等。同时,与现代科学教材进行对比后,他指出了科学教材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表示,要建设现代科学教材,就得去粗取精,吸收民国老课本的优点,让科学教材贴近用户,让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案能够更好传播,积极推动构建现代科学教育体系。同时,他还提出,科学教育要在教学教育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学科探索跨界等方面,让科学课程更加规范,真正使科研成果惠利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并同其他嘉宾就科学与教育的结合、科学家在科学教材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郁波以《科学家在科学教材建设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汇报。她指出,科学教材的基本功能是帮助孩子正确地了解科学、认识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她表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科学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另一方面,科学教育或者说是科学教材的编写,必须要和科学家结盟,充分发挥科学家在国家科学教材建设中的作用,参与科学课程建设,这样才能系统地推动科学教材的建设。
最后,与会嘉宾就如何更好地推动科学教材建设,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如何让科学家参与科学教材建设,充分发挥科学家在科学教材建设的重要作用达成共识。本期沙龙希望通过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科学教材中的内容能够反映中国科研的进步,让科学教材中反映的学科核心思想更符合科研工作的实际,积极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提升,服务于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
活动海报(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