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即AI)“抢饭碗”,以前每年四分之一毕业生去金融行业的大学现在只有六分之一能进入;要应对机器换人的时代挑战,职场菜鸟要学做“蜘蛛精”;老板挑学生不是最看重成绩而要看“职场生命”……眼下开始进入招聘热季,由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中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等主办的2017未来商界精英论坛昨天在南京审计大学举办,南审博导、教育专家以及来自世界500强、互联网新锐企业的老板精英“导师”们纷纷给AI时代面临“机器换人”挑战的学生们就业支招。
AI对就业影响已开始显现,南审毕业生进入金融业比例下降
前几日举办的2018届毕业生招聘大集上,有数据显示,金融行业出现了“机器取代人”的现象,传统招聘大户金融业的需求占比同比下降了5.4个百分点。而这一点对南京审计大学的师生们来说体会很深。南审副校长、博导王会金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智能机器人时代来临,对于学生的就业也有一定影响。拿南审来说,每年有三四千的毕业生,以前到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等去就业的高峰期时达到900多人,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而这几年的影响已开始显现,金融就业数量开始下降,大约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进入金融机构。
据记者了解,一套智能系统有可能完成人类会计和审计员日常基础工作的86%。尤其是很多毕业生在进入金融机构时一般都是先要去前台进行岗位锻炼,而现在金融机构前台很多智能设备的应用,确实职位需求减少了。不过王会金表示,其实人工智能目前能代替的只是基础计算统计等等工作,对于审计、会计专业来说,有许多需要人类大脑集成判断的带有主观经验性的服务工作,光靠机器人是没法去完成的。
终身学习延展“职业生命”应对AI,要学“蜘蛛织网”扩展朋友圈
AI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有影响,但是学校和学生们其实都在不断调整和适应这种变化。王会金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学校已经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加厚自己的“底盘”,比如学金融、学审计的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其他的一些东西,使他们的就业面更广。
而在昨天论坛上,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和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精英也充当了学生就业导师,并且传授了自己的“独门秘籍”。比如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总杨川麟就建议学生们,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财务,自己也不好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断学习就不会被淘汰,就企业经理人或者老板来说,挑选好学生来自己公司,其实看重的不仅仅是成绩,最重要的是“职业生命”,这个“职业生命”需要通过终身不间断的努力学习来加持延展,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淘汰。
此外,杨川麟还建议职场菜鸟们,要学习“蜘蛛精”的功夫,学会处理身边的人事关系,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就像蜘蛛织网一样,这样以后在有机会的时候别人才会想到你,而别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请你来一起解决”。
人工智能充当“苦劳力”:让人的工作环境更轻松
人工智能“威胁论”其实是近来最热门的话题,有可能被取代的行业远不止金融机构,各种劳动密集型、高度重复性行业都有可能被“抢饭碗”。比如今年双11,就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人机协同:菜鸟的机器人旗舰仓,可以由机器人将货物带到拣货员跟前;京东今年双11也晒出了各种黑科技,无人机、无人送货车、无人配送站等等。
不过,前不久召开的全球数据探索者大会上,京东CEO刘强东告诉记者,其实无人机、无人送货车、无人配送站不是要抢饭碗,而是为了提升送货员和收货人的幸福感,可以让机器代替人类在风雪、雾霾天工作,而物流人员则可以在温暖的办公室里进行后台操控。刘强东坚信人工智能再过一千年也无法替代人类艺术家的工作。所以人工智能可以让更多的人脱离繁重危险的工作,转向另一种更加轻松的工作环境,当然这也需要求职者的不断学习和适应时代进步,才能不被淘汰。(记者 徐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