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机器人“学霸”通过医考的消息吸引了不少读者。据《安徽日报》报道,近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了2017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笔试合格线,“智医助理”机器人取得了优异成绩,证明“智医助理”机器人已有能力建立起较完备的医学知识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自主学习和运用医学知识解决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那么,“智医助理”机器人到底有什么本领呢?它未来能独自行医吗?
“智医助理”机器人(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智医助理”机器人拥有庞大的医学知识库。清华讯飞联合实验室主任吴及在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时介绍,海量的医学知识在计算机中很难表示,传统的知识图谱技术无法满足描述医学知识的需要。为了解决学习问题,吴及和团队提出了一整套“语义张量”的方法,针对医考需求,通过学习医学本科的全部教材、临床指南和经典病例等资料,使机器人获得医学领域“张量化”的概念表示和关系表示,让机器人拥有了庞大的医学知识库。在运用医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上,研究团队通过“关键点语义推理”“上下文语义推理”“证据链语义推理”等多尺度融合推理算法,让机器具备了词汇、句子、段落间的多层次推理能力。
那么,“智医助理”机器人未来会不会独自行医呢?科大讯飞医疗总经理陶晓东在接受《合肥晚报》采访时表示,独自行医并未纳入“智医助理”机器人的“职业规划”。该机器人是在执业医师考试的特定场景下参加测试的,考得好只能说明该机器人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运用能力,但这种场景和医生实际的诊疗工作场景差别非常大,所以要看病还得找医生。实际上,现实医疗情况面临两个问题——电子病历质量不够和医疗数据壁垒,而研发“智医助理”机器人是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并将领先技术落地应用于医疗,真正地惠及民生。
此外,金羊网也曾报道,“智医助理”机器人在现场进行了模拟诊断演示,它可以提升医生的诊断精度,帮助病人在病情复杂的情况下更快得到确诊,并缩短诊疗周期。但“智医助理”机器人的应用主要在辅助诊疗方面,并不会尝试代替医生进行独立诊疗。(赵鹏)
本文由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勇进行科学性把关,目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环保、水利、节能、气象、人工智能、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