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兵/《羊城晚报》)
以“和创未来,智连万物”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周在广州举办。在第五代通信技术(5G)即将到来、万物互联即将成为可能的风口浪尖上,中国移动与近200多家知名企业一起围绕着“智连万物”,展示了5G技术、智能物联、智慧政企、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等多项“大连接”之下的应用;并且,首次基于现有网络,以未来小镇的形态全景展现智能物联的新生活面貌。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这是通信行业对于5G技术未来趋势的概括。围绕着5G给全社会带来的变化,“万物互联”的5G物联网生活成为人们对于未来最值得期待的看点。智能物联家电、超级人工智能芯片、无人商店、仿真机器人等,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很多智慧物联的生活场景,其实已经悄然实现。
5G:规模商用为期不远
5G是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正式到来为期不远。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表示,将促进5G技术成熟和生态构建,在2020年实现规模商用。目前中国移动4G客户到2018年将突破7亿户,家庭宽带用户突破1.3亿户。中国移动建设了5个5G联合实验室,希望将5G应用融入各行各业。
本次大会上,5G展区可谓巨头云集,展示了5G从芯片、基站、终端到传输、应用的一系列完整产业链。通信设备商爱立信与中国移动联合展示了多个亮点:在消费领域,5G网络8K级别VR应用,可以利用5G网络在VR眼镜上观看8K高清视频,为用户提供全新浸入式体验;在工业生产领域,5G远程操作机械臂可以通过5G网络获取控制器的手势信息,根据手势的不同动作实时灵活操控,5G工业领域应用还延伸到混合现实采矿、地质灾害监控与预警、智能农业、智能工厂等;而应用于民生领域,还可实现智慧医疗、车联网智能驾驶、智能停车等。
此外,难度颇高的5G潜水艇、5G无人工厂、机器人等创新应用不断吸引着眼球。围绕着5G基础通信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各种创新应用实现了大连接、广覆盖的能力,展示了良好前景。
物联网:联盟浮出水面
5G的到来,人人互联逐步延展至人机交互、物物相联,融贯万物的“物联网”呼之欲出。根据统计,智能万物互联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互联终端数量有望达到290亿,其中180亿与物联网相关,并且应用到城市建设、制造、物流、家居、安防、交通、医疗、教育等多领域。
中国移动方面表示,将构建“泛在智联”大网络,实现346个城市的城区NB-IoT(物联网)连续覆盖,包年资费方案将分为20元、40元两个档次,让城乡居民用户都能享受到现代信息化生活。2018年预计将新增物联网连接数1.2亿,物联网总连接数超过3.2亿。
为此,中国移动在大会的首届智能物联论坛中,成立了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吸纳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清华大学、华为、微软、海尔以及另外17家产业领军企业。中国移动发布了物联网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能力、新政策,包括开放云平台OneNET最新能力、物联卡连接管理平台CCMP 3.0、行业领先的NB-IoT模组,以及智能硬件终端产品、相关解决方案。
在统一物联网标准下的多款智能硬件新品,如WiFi扩展器、电力猫、4G家庭基站,还有4G摄像头、智能猫眼、智能灯控系统,以及智慧停车、智能井盖、特殊人群定位等应用,已经凸显了应用价值。
合作:移动启动“139合作计划”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宣布,中国移动将全面启动“139合作计划”(即1个全新网络、3个产业联盟、9个能力应用):“1”就是着力推动NB-IoT新网络合作,“3”就是深度打造物联网产业联盟、数字家庭合作联盟和5G联创中心,“9”就是推广通信服务能力、行业“视频+”、和包支付、和信用分等9项重点能力应用。其目的旨在为搭建合作平台,创造未来智慧互联新生活。
以此为契机,各种互动合作不断涌现。大会期间,爱立信与中国移动双方携手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和创空间”项目入孵通道正式开启。该空间作为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和创空间”的第一个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建的子空间,专注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孵化。预计以平台为中心的合作,将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发展潜力。(记者 黄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