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健身场馆上线“群体通”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接下来共有40多家健身馆陆续入驻“群体通”,除了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篮球、游泳六大运动项目之外,健身爱好者也可以在“群体通”平台上享受优惠或免费预订了。据悉,广州市“群体通”社会体育场馆上线已有500多家,提供惠民服务的为360家。
说起“群体通”平台,简直是政务APP逆袭的典范。“群体通”2013年底上线,2014年到2016年,曾多次被质疑投入高、利用率低。可是,如今的“群体通”在APP活跃度、使用便利度以及政务服务实用度方面均有上佳表现。据苹果商城显示,“群体通”光是2016年就更新了14次,每次都在功能提升和修复方面下功夫。而且,入驻的运动场馆也从最初上线的45家扩张到了如今的500家,超过350万人通过这个平台享受体育惠民活动。
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搞好全民体育运动,让更多的人动起来,关键在于运动场地。大妈在公路上健步走,在停车场里跳广场舞,其实质都是因为运动场地的短缺,或者说是一些运动场地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通过“群体通”这样的APP来提高现有场地的利用率,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许多爱运动的老人全天有空,就可以把社会运动场馆的非高峰时段作为免费或优惠时段,让老人们使用,对于场馆来说,既增加了收入,也盘活了资源,是双赢之举。
此外,体育惠民,更需要多条腿走路。在盘活资源上,除了结合市场化场馆做好惠民服务之外,还可以研究一下,如何通过“互联网+”的创新,来解决部分单位和学校运动场馆的“开放难”。当然,除了盘活现有资源,还需要结合城市建设现状,增加运动场地。比如,新建小区应配套相应的运动场地;公园改造,是不是可以增加露天的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再比如,跑步爱好者越来越多,能否在条件适合的地方新建或者改造缓跑径?这样的缓跑径肯定大受欢迎。昨日,广州首条滨江缓跑径建成开放,缓跑径位于猎德大桥东侧至华南大桥段,环境舒适,视野开阔,已经有不少市民前去试水了。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身健体的群众体育运动需求无疑是刚需,体育便民惠民,需要各方多投入多想办法,给市民们打造一条健康之路。(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