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老无所依”?杭州开启“智慧养老”2.0时代

2018年03月15日08:07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还在担心“老无所依”?全新模式智引领杭州“智慧养老”升级!

  一天半夜,下城区援通呼叫服务信息中心收到了一名许姓老人的紧急呼救信号。24 小时在岗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许老突然气管炎发作,需要紧急就医。十分钟不到,老人安然抵达医院。同时,许老的子女也接到了通知。

  在杭州,很多老人都免费领取了这样的呼叫装备。一个红键一个绿键,分别代表了“紧急呼叫”与“生活服务”。无需拨号和等待,只要按下按钮,即可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能安度晚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要求,体现了政府对于养老产业转型的重视。

  截至2017年末,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亿,占总人口的17.3%。 老有所依”究竟该如何实现?“互联网+”驱动城市杭州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创新。

  2017年,杭州统筹实施新一轮“智慧养老”综合服务,推进“智慧养老”项目转型升级。杭州市计算机学会联手杭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同打造了“机居一体智慧为老” 全新模式,助力杭州开启“智慧养老”2.0 时代。

还在担心“老无所依”?全新模式智引领杭州“智慧养老”升级!

  “机居一体”,打通传统养老屏障

  何为“机居一体”?

  原来在传统养老中,存在着机构养老(让老人集中在一个地方接受专业服务)和居家养老(老人在家接受有偿上门服务)两种方式,两者泾渭分明。考虑到生活习惯、经济情况等原因,国内96% 的老人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后者。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各有其利弊,而“机居一体”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两者的优势结合。

  杭州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徐玉清介绍,“机居一体智慧为老”有利于增强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优化养老产业资源配置,从而推动养老产业的规范化与现代化。

  养老机构在信息化建设后,可以对老人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使其服务能力及辐射范围得到有效提升。它将不再单纯服务于机构内的老人,而是覆盖周边的一片区域,使更多居家养老的老人更有保障得到专业服务。老人只需通过呼叫器、智能手环等终端提交需求信息,附近的养老院即可做出精准、及时的帮助。

  “比如使用远程会诊系统,可以将多方视频通讯软件与眼底镜等医疗检测设备相融合,使得三甲医院的医生能在远程会诊中, 高效并且较为精确地收集到病人的身体指标。这样的养老机构,可以高效地将专业的医生资源对接至附近老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还在担心“老无所依”?全新模式智引领杭州“智慧养老”升级!

  远程会诊系统

  除此之外,“机居一体”的概念,可以在一些细节、个性化的服务中,明确服务的负责人,从而建立完善的服务契约体系。

  “比如,一位老人凌晨尿床请求清洁帮助,找多家家政公司都说没这个服务。而社区也不一定会承担这项工作,因为他们和老人之间不是契约关系。但在‘机居一体智慧为老服务’模式下,就能使更多的老人和机构之间建立服务契约,提供此类的应急服务。”徐玉清说。

  穿针引线 激发企业创新力量

  杭州市计算机学会深入科技创新企业,建立“学会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站”已经有了将近3年的时间。在工作站,杭州市计算机学会、科技创新企业、各大高校之间进行技术对接,迸发出了旺盛的创新能力。

  通过近3年的工作,徐玉清感受到,智慧养老是一项人性化的工作,要将科学技术真正落到实处,解决老人的难点、痛点,并非易事。而敏锐地把握市场方向,洞察客户需求,恰恰是企业服务的优势所在。

  众所周知,目前养老行业“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 私立养老院闲置较多”的情况非常普遍,采用“机居为老”模式,能够使现有闲置的养老机构和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达到“开发市场”、“提升服务”的双重作用。

  同时,养老机构采用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管理系统, 也能达到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成本的作用。同样专业的服务, 让老人少花钱;同样的成本投入, 让养老机构多挣钱。依托互联网技术,一场养老行业的革命已经来临。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提供科技助力

  在全新养老模式升级的背后,是杭州市计算机学会“学会援通科技服务工作站”源源不断的科技助力。3年来,工作站通过多种形式和平台开放,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智力资源,为多家企业形成互补产业链,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另外,合作站还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建立长期新产品试用基地的合作关系。

  据了解,学会工作站的建立是杭州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由杭州市科协发起,旨在引导学会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中主动作为,在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生力军作用。

(责编:于露、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