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脱贫,1年致富!

钱其鲁

2020年01月08日09:19  来源:内蒙古日报
 

数九寒天,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善岱镇善岱村寂静的田野里白雪皑皑,人迹罕至。但在一个有30多栋温室大棚的设施农业园区里,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

“这里是食用菌扶贫产业基地,我们正在抓紧制作菌棒。2020年基地规模将扩大一倍多,仅菌棒就要制作80万个。”作为村里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领头雁”,正在“督战”的善岱村第一书记于洋自豪地说。

一直以来,善岱村由于盐碱地多等原因,村民收入较低,贫困人口有共43户91人,且村集体经济收入长期为零。

2018年4月,于洋被派到善岱村担任第一书记,他马上开始琢磨如何促进贫困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恰好本村有一个村民种植蘑菇效益很好,于洋在详细了解其种植情况和蘑菇的市场情况后,觉得食用菌种植是个好产业,便积极着手在村里发展起来。

建设蘑菇大棚需要不少资金,于洋积极与从善岱村走出去的能人联系沟通,希望他们能帮助家乡发展食用菌产业。在多次沟通并外出考察市场后,一个在呼和浩特市发展的善岱村人牵头成立了善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加上政府投入的60万元扶贫资金,共建设了33个出菇大棚和6个育菌温室,2019年共出产香菇70多万斤,销售额300多万元,纯利润达90多万元。按照协议,未脱贫的两户村民每户分得1500元,已脱贫的村民每户500元,善岱村也首次有了2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合作社还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10多个贫困户务工,王凤英就是其中一个。从2018年冬季做菌棒到2019年摘蘑菇,她在合作社一共干了4个月左右,挣了八九千元。“大棚一有活儿,合作社就通知我们来干。干部们还鼓励我们学习种植方法,以后自己种蘑菇。看着效益确实挺好的,等掌握技术了,我们也想试试。”王凤英笑着说。

“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6个月脱贫,1年致富’。村里发展食用菌产业,最终还是要让村民亲自种蘑菇,这样才会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脱贫致富。”于洋补充道。

2019年,善岱村再接再厉,在旗里的大力支持下申请到了财政扶助金500万元,加上合作社自筹的100多万元,正在新建60个温室大棚,春节前主体结构就将全部完工。

就在新建大棚旁边的一个塑料大棚里,善岱村最先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村民王吉吉正忙着采摘平菇。今年48岁的王吉吉拥有一个实用面积1亩左右的蘑菇大棚,种了香菇和平菇,每年纯收入有好几万。“家里有俩学生,光靠种地根本供不起。2015年,我去山东学习了蘑菇种植,回来一弄,还真是不错。现在,村里算是找对产业了,以后大家都来种蘑菇,收入肯定要高很多。”王吉吉欣慰地说。

善岱村蘑菇种出了名,土左旗其他村庄也来学习取经,而北什轴乡主根岱村已经快人一步。“大棚的基础已经做了一部分,春天就可以全部建好并投入生产。”主根岱村第一书记姜晓明说。

“我们想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逐步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安于现状等消极思想,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善岱村要把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打造首府周边最大的食用菌园区。”于洋说。

(责编:李慧博、王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