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科普中國 >>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天文科普

最新內容

如果小行星來了 人類將舉起怎樣的“獵槍”

  這幾天俄羅斯科學家的一項實驗引來不少關注。他們用激光脈沖模擬核彈爆炸來摧毀隕石模型,以了解擊毀小【詳細】

我國空間站科學研究做什麼?委員帶你搶先看

  據悉,我國載人空間站的研制已經進入關鍵階段,核心艙預計在2020年前后發射。空間站建造完成進入運【詳細】

霍金已逝 “突破攝星”計劃才剛剛開始

  在中國,霍金早已成為“網紅”,有不少網友擔憂:霍金走了,他曾發布的“突破攝星”計劃還能實現嗎? 【詳細】

未來“飛天”未必都要“宇宙最好身體”

  楊利偉 (圖片來源:新華社) 聚焦全國兩會2018會客廳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詳細】

我國計劃11月發射首顆東方紅五號平台試驗衛星

  2017年4月,我國發射了首顆高通量衛星實踐十三號,其通信總容量達到20G,相當於此前我國通信衛【詳細】

水星15日上演今年首場“東大距” 今年共7場

  新華社天津3月13日電 3月15日,水星將上演東大距,這是今年水星首次東大距。天文專家表示,如果【詳細】

嫦娥四號探月任務計劃今年實施 讓月球背面露真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透露,我國計劃今年實施嫦娥四號探【詳細】

海上發射運載火箭優勢多 我國將開展海上發射試驗

  四方合作研制的海射火箭和其海上發射平台 長征11號運載火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詳細】

“阿裡計劃”2020年開始觀測 青藏高原上探引力波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民6日表示,2017年3月【詳細】

我國重復使用火箭研制目標確定 目前突破多項技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院長劉志讓日前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我國正在持續開展以液氧烴類發動機【詳細】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