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中國發現新型古人類化石
許昌人一號(右)和許昌人二號(左)頭骨化石
長期以來,古人類學界對在中國境內發現的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過渡階段古人類成員的演化地位一直存在爭議。爭論的焦點是:他們是由本地的古人類連續進化而來?還是外來人群的成功入侵者?
最近在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兩件距今10.5—12.5萬年前的古人類——許昌人的頭骨化石,為探討這一階段中國古人類的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信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秀杰研究組與美國華盛頓大學Erik Trinkaus等合作的研究顯示,許昌人顱骨既具有東亞古人類低矮的腦穹隆、扁平的顱中矢狀面、最大顱寬的位置靠下的古老特征,同時又兼具歐亞大陸西部尼安德特人一樣的枕骨(枕圓枕上凹/項部形態)和內耳迷路(半規管)形態,呈現出演化上的區域連續性和區域間種群交流的動態變化。
此外,許昌人超大的腦量(1800 cc)和纖細化的腦顱結構,又體現出中更新世人類生物學特征演化的一般趨勢。目前還無法將其歸入任何已知的古人類成員之中,許昌人可能代表一種新型的古老型人類。這項研究填補了古老型人類向早期現代人過渡階段中國古人類演化上的空白,表明晚更新世早期中國境內可能並存有多種古人類成員,不同群體之間有雜交或者基因交流。許昌人化石為中國古人類演化的地區連續性以及與歐洲古人類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相關研究進展發表在2017年3月3日《科學》[Science,355(6328):969—972]上。該研究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和媒體的極大關注,Science、Current Biology等國際頂端學術期刊都為此發表專題評論,認為這項研究填補了古老型人類向早期現代人過渡階段東亞地區古人類演化上的空白,是中國學者在古人類研究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突破。
許昌人在現代人進化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