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于它的广泛存在——很多星系都会存在大量黑洞。【详情】
由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巨型星系,它诞生于大约120亿年前,当时宇宙只有18亿年的历史。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详情】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未考虑暗物质的情况下模拟了星系的形成,结果表明计算中产生的星系与我们实际观测到的景象很相似。该项研究结果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详情】
作为一颗红超巨星,参宿四正在走向生命终点。目前它表现出的明暗变化,是超新星爆发的前兆吗? 冬季是观赏猎户座的好时节。【详情】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东北大学、东京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氢化镧(LaH10)在接近室温(-23℃)的超导高压下,通过原子核的量子波动作用在广泛压力区域,成为稳定存在的“量子固体”。这一发现表明,通过含有大量氢气的富氢化合物,可在比预想低得多的压力下实现高温超导和室温超导。【详情】
火星或许更加“晚熟”。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2日报道,落在地球上的火星陨石提供的证据表明,火星形成所需的时间可能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长1500万年。【详情】
看不见摸不着的重离子能治癌?长期从事重离子加速器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说:“能!只要速度够快!将1亿个肉眼无法看见的重离子,加速到光速的70%,打入病人体内,在到达病灶后,射线会瞬间释放大量能量,杀死深达30厘米的癌细胞,但又不会损伤正常细胞。” 12月18日,在2019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1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海交会)上,夏佳文和澳门大学教授王山鸣、法国音乐家彭小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唐丹玲、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员杜学敏等专家齐聚SELF+Guangzhou讲坛,分享大科学装置、生物医药、海洋生态、仿生材料、音乐艺术等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观点。【详情】
目前常规检查CT都是以黑白形式呈现。近日,由山东大学校企多学科团队研发的“基于小框架迭代最大似然重建算法的彩色能谱CT”通过软件包替换,将普通CT升级为能谱CT,实现了黑白CT图像向彩色CT图片的转变。【详情】
科学家通过基因分析,发现了水熊虫抵抗辐射损伤的独门“武器”——损伤抑制蛋白Dsup。他们还发现,这种蛋白放到其他动物细胞里也能同样起到保护作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