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人民网

人民网 >> 科普中国 >>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专题 >> 科普内蒙古 >> 科普基地

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馆委员会团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工作推进会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内蒙古科技馆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和组织建设工作,引导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团员青年干部工作热情,为团员青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经内蒙古直属机关团工委和内蒙古科协机关党委批准,3月27日,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馆委员会团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工作推进会召开。 内蒙古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荣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详情】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3月25日上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荣昌平,自治区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云忠孝,自治区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刘卫江,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赵东海,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张玉柱出席会议。【详情】

摄入微塑料,就在撕开塑料袋一瞬间

  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1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在日常任务中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一类的塑料包装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是指长度小于5毫米的塑料小颗粒。 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体积越小,意味着比表面积(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更高,吸附的污染物的能力也越强——这也是它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详情】

哺乳动物亚种在物种进化中至关重要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8日报道,查尔斯·达尔文逝世约140年后,其进化论的一个理论终获证实!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上撰文称,哺乳动物亚种在进化中发挥的作用比此前认为的更重要。最新研究可帮助物种保护主义者预测应重点保护哪些物种,以阻止它们濒临灭绝或灭绝。【详情】

2.52亿年前二叠纪末植物大灭绝事件有新说

  记者日前从云南大学了解到,该校植物古生态团队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不同纬度植物地理区系对大灭绝事件或存在不同响应,因此不能以单一机制解释这一事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超过45亿年的地球演化历史中,发生过多次生物大绝灭事件,其中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事件是最大的一次,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超过95%的海洋物种和超过75%的陆生脊椎动物绝灭,使生物界完成了从古生代演化生物面貌到现代演化生物面貌的过渡,对生物界的演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详情】

足不出户尽享书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系列线上阅读活动,让市民宅在家里也能靠阅读充实自己。 据悉,内蒙古图书馆与内蒙古广电集团合作共同推出电视图书馆特色服务,读者通过家里的有线电视就可以享受在线阅读服务;面向读者推出了云图公共数字有声图书馆,该资源库中有声图书共有65万余集;少年儿童图书馆推出“4D互动百科全书,宅家乐趣玩不停”线上免费阅读活动……打开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官网”“读联体”“一网读尽数字阅读”“内图数据库”等一个个窗口,都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详情】

不同以往的“云买菜”

  白胖的土豆、水嫩的萝卜、鲜艳的彩椒……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你选中的新鲜蔬菜就能送到家门口。在疫情防控期间,这种不同以往的“云买菜”在呼和浩特市各大居民社区悄然流行起来。【详情】

新望远镜将在纳秒尺度上寻找地外文明

  近日,由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家雪莱·赖特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正在部署一对望远镜,希望能够不断地在夜空中搜寻来自我们星系内的智能生命信号。 据研究人员介绍,此次项目名为PANOSETI(全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预计安装数百台望远镜,如果最终组装完成,该项目将成为第一个能够持续搜索光学或红外线信号的专用天文台。【详情】

参宿四“体温”揭示其亮度变化原因

  最近,参宿四亮度出现显著变化,这颗大名鼎鼎的红超巨星是否即将爆发,成了人们探讨的焦点。很多天文学家会选择更“温和”的理论来解释参宿四的亮度变化现象:一种理论认为是其周围的尘埃颗粒吸收了部分光线;另一种假设是,参宿四同太阳一样,其内部巨大的对流空间将热物质送到表面,在那里冷却后再回落到内部。【详情】

ALMA发现一颗正在“变身”的恒星

  近日,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通过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捕捉到了一颗古老恒星第一次开始改变其环境的那一刻。该恒星喷射出高速双极气体喷流,这些喷流“正在”与恒星周围物质发生碰撞。【详情】

几亿年前的黑洞爆发 留下前所未有的巨大“空洞化石”

  在距离地球约3.9亿光年的深空中,坐落着一个庞然大物——蛇夫座星系团。如果以我们常用的X射线观测,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亮的星系团,仅次于3亿光年外的英仙座星系团。【详情】

陨石中首次发现蛋白质证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电子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在陨石中发现了蛋白质的证据,如获证实,将为生命来源于太空其他地方再添佐证。 此前,科学家曾在陨石和彗星内发现了有机材料、糖和一些被认为是氨基酸前体的其他分子,也在彗星和陨石中发现了完全成型的氨基酸。【详情】

32亿年前地球长啥样?到处是水,没一片大陆

  32亿年的地球长啥样?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新研究表明,那时地球被广阔的海洋覆盖,没有一片大陆。随着板块构造将巨大的岩石块向上推开,突破海面,大陆才随之出现。【详情】

中子星黑洞在星群中并合揭秘

  据英国《通讯·物理学》杂志5日发表的一篇天体物理学研究,科学家通过对“中子星—黑洞并合”进行前所未有详细地建模,揭秘了中子星和黑洞在致密的恒星环境中并合时的电磁辐射特征,以及致密环境中的并合所具备的、孤立并合所没有的另外两大特征。这些发现为今后人类研究引力波提供了关键见解。【详情】

地球又现天然“迷你卫星” 大小与汽车相当

  地球轨道上簇拥着多颗人造卫星、人造碎片和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可能发现了地球的第二颗天然卫星!这颗名为“2020 CD3”的物体是一颗“迷你卫星”,已与地球“共舞”了大约3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