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永遠不知疲倦
王澤山院士在實驗室 朱志飛攝
王澤山是一個特別珍惜時間的人。
玩微信、學開車、網絡訂票、做flash動畫……大家戲稱80多歲的王澤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80后”,他永遠都在了解和學習最新潮的技術和事物。可王澤山做這一切,並非僅僅是“不服老”,“我主要是為了工作能夠再快些。”王澤山說,學開車是為了方便去工廠測試、實驗﹔學會使用智能手機,是為了隨時查看保存的設備圖片﹔在外地出差叫出租車,是省去讓對方派車來接的時間。王澤山不想為任何瑣事浪費研究的時間。
“王老師好像永遠不知疲倦。”他身邊的人都這樣說。王澤山家裡的燈是最早亮、最晚滅的。隻要沒有特殊安排,他會在晚上九點半左右休息,然后凌晨兩三點起來工作。“白天的事情太多,凌晨特別安靜,適合思考問題。”王澤山說,他通常工作到上午9點到辦公室,和各種人商量事情。中午隨便吃點飯,稍微休息一下,然后起來繼續工作。
王澤山空閑的時間也都在思考。因為一邊思考一邊走路,他也鬧出過不少進錯樓、跑錯房間、錯乘火車鋪位的笑話。平時,他的夫人為他倒好了咖啡,他卻因為入神思考而忘記喝掉,夫人總是不得不把咖啡熱了一次又一次。
生活裡“爭分奪秒”,他卻舍得扔大把時間在試驗場。即使已經八十多歲,王澤山一年還有幾乎一半時間在試驗場。團隊冬天時在內蒙古靶場做實驗,氣溫達到零下幾十度,冷到高速攝像機都“罷工了”,王澤山卻始終和團隊一起駐守。他說,這樣既是為了能准確收集一手數據,也為了確保整個實驗過程安全有效。“隻有親臨現場指導實驗,我才能夠放心。”
隨著越來越多的科研單位慕名而來,他也越來越忙碌,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因為還有那麼多的事情沒有做”。哪怕只是在短暫的候車時間,王澤山都會拿出他隨身帶的包包,那裡裝的是他日夜思考的火炸藥相關問題。“隻要國外沒有做的和做不成的,我要想辦法做出來。因為火炸藥研究已融入我的一生,我這一輩子隻想做好一件事,別的我也做不來。”
王澤山說:“我從事科學工作,更加明白科技的力量。這次獲獎,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人有責,我會在國家和團隊需要的時候,為繼續創造世界一流的火炸藥成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