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走近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澤山

劉詩瑤

2018年01月08日14:47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標題:走近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澤山

  1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走上了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台。這位老人雖年過八旬,精神矍鑠。聽說他獲獎,很多人感慨:真是實至名歸。

  他60多年來專注於研究火炸藥,帶領團隊發展了火炸藥的理論與技術,突破了多項世界性的瓶頸技術,一系列重大發明應用於武器裝備和生產實踐,為我國火炸藥從跟蹤仿制到進入創新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書寫了我國火炸藥實力進入世界前列的傳奇。

  國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王澤山院士在檢測自動裝置系統 朱志飛攝

  行業裡的人尊稱王澤山為“火藥王”,他卻自謙地說:“那是因為我姓王。”

  黑火藥是現代火炸藥的始祖,也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火炸藥是一個國家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然而近現代以來,我國的火炸藥技術卻遠遠落后於西方大國。而王澤山通過現代技術,將中國人發明的火藥在效能、工藝推進了一大步,使中國古老的發明重新綻放出新的活力。

  王澤山出生時,家鄉東北就已被日軍佔領,經歷過戰亂和苦難,他從小就將“強國方能御侮”的道理銘記於心。1954年,19歲的王澤山懷揣著強國夢報考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選擇專業時,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一個“大冷門”——火炸藥專業。大部分考生嫌棄這個專業過於基礎、枯燥和危險,紛紛主動填寫與空軍、海軍有關的熱門專業。王澤山卻毫不懷疑自己的選擇,“專業無所謂冷熱,任何專業隻要肯鑽研都會大有作為。國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火炸藥是有國家戰略意義的領域。”從那時起,火炸藥研究就成了他的畢生追求。

  因為熱愛,所以投入。歷經數十年鑽研,王澤山在含能材料工程領域獲得多項重大研究成果,成為我國火炸藥學科帶頭人。他於上世紀80年代首創了火炸藥資源化系列再利用技術,為消除廢棄含能材料公害提供了技術支撐,是我國火炸藥領域軍民融合道路的開拓者,該技術獲得199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自上世紀90年代起,王澤山通過研究發射藥燃燒的補償理論,發明了低溫感含能材料,並解決了長貯穩定性問題,顯著提高了發射藥的能量利用率,該技術獲得1996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彼時成為“雙冠王”的王澤山已經61歲了。“別人都勸我功成身退,但我的生活早就跟科研分不開了。一旦離開,我就感覺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王澤山說,每次獲獎既是榮譽,更是激勵和召喚。“關於火炸藥,我們需要加深的認識和亟待攻克的難題還有很多。”

  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后的20年裡,王澤山利用自己另辟蹊徑創立的裝藥新技術和相應的彈道理論,終於研發出了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遠射程與模塊裝藥技術。依照他獨創的補償裝藥的理論和技術方案,火炮用一種裝填模塊即可覆蓋全射程,從而大幅度提升了遠程火炮的打擊能力。通過實際驗証,我國火炮的射程從此能夠提高20%以上,或最大發射過載降低25%以上,其彈道性能全面超過所有國家的同類火炮。該項技術獲得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