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科普中国 >>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自然探索 >> “极”地探索

最新内容

为研究南极生态,科学家给企鹅戴上“随身拍”

  来源:央视网【详细】

“发现”号深海机器人在太平洋探秘“富钴结壳区”

   一只海葵附着在麦哲伦海山的富钴结壳上(4月12日摄)。近日,中国“科学”号科考船上的“发现”号【详细】

记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直升机机组的那些事儿

  新华社“雪龙”号4月7日电 4月7日,正搭载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返航的“雪龙”船顺利穿过西风带【详细】

“雪龙”号结束南极科考作业正式返航

  新华社“雪龙”号3月23日电 当地时间23日16时(北京时间23日11时),随着最后一台温盐深仪【详细】

科考发现“亚洲第一长洞” 长度达238.48千米

  新华社贵阳3月24日电 24日,记者从2018双河洞国际洞穴科考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有关方面考证【详细】

新研究发现:恐龙时代火山灰催生页岩油气储藏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美国科学家报告说,白垩纪的火山灰可能使海水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碳【详细】

“雪龙”在南极完成最长海洋断面观测

  据新华社“雪龙”号3月12日电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11日在南极阿蒙森【详细】

“雪龙”号获南极绕极流核心区域数据

  据新华社“雪龙”号3月11日电 正在南极阿蒙森海及附近海域执行海洋综合调查任务的中国第34次南极【详细】

“雪龙”号:我国首次在南极阿蒙森海综合调查

  科考队员进行舯部甲板回收CTD(海水温盐深剖面仪)作业(3月2日摄)。(白国龙/新华社)  【详细】

受温室气体影响 到本世纪末70%的王企鹅可能消失

  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26日在线发表欧洲科学家一篇研究报告称,如果温室气体仍按当前速度继续排【详细】

1 2 3 4 5 下一页
1 2 3

原创图文